在西安石油大學有這樣一位教授,他已年過七旬且退休多年,但他在退休后并沒有放下教書育人的工作,依然在盡己所能貢獻力量,義務為學生、青年教師做報告,用自己扎實的學識和豐富的人生閱歷為年輕人指點迷津。從昔日工作時講臺上的循循善誘,到退休后報告會上的無私分享,他始終不忘初心,堅守在教育第一線。他,就是漢澤西教授。
義務報告 發揮余熱
漢澤西老師1948年2月生于重慶涪陵,是老三屆知青,他憑著自己對學業的熱愛和勤奮苦讀的毅力,于1978年考入了西安交通大學信息與控制工程系無線電技術專業,1982年畢業分配至煤炭科學研究院西安分院工作,1985年調入西安石油學院,從事測控技術與儀器學科的教學與科研工作,曾任電子工程系主任,兼任石油工業儀器儀表質量監督檢驗中心主任,曾獲省部級教學科研獎4項,發表學術論文30余篇,出版教材3部。2003年起擔任西安石油大學圖書館館長。2009年漢澤西老師退休了,離開了他熱愛的工作崗位,在從教的幾十年里,他閱讀了大量的書籍和文獻,帶著對教育事業的熱愛潛心研究高等教育學,經過幾十年的積累與沉淀,已逐漸形成了屬于自己的教育理念。
退休后,漢澤西老師一直惦念著要發揮余熱,用自己的所學所思所感為年輕人做一些事,為他們帶去一些收獲。近幾年,他已在省內外二十余所高校,義務開展了《大學課堂是教書育人的主戰場》《讓我們的大學生涯充滿陽光》《在創新時空里學習,成長》等幾十場不同主題的報告會,為學生們帶去了很多新鮮、獨到的思想和見解。雖然年長,但漢澤西老師可并不是古板守舊的“老先生”,相反地,在退休后他緊跟時代發展,利用網絡吸收新詞匯、新知識、新思想。他幽默風趣的談吐常引得聽眾笑聲與掌聲不斷,使得報告會現場的氣氛輕松又愉快。學生們評價他“總是衣著樸素,面帶微笑,如同一位未曾謀面的老朋友,講話用詞不落俗套,語調平和從容不迫,我們都很愛聽漢老師的講座”。


開導學生 耐心陪伴
漢澤西老師一直秉持著“教育離不開學生,要扎根于學生”的信念,認為教育應當面向學生、發現問題,常與學生在一起,教育效果才最好。因此,每當在報告會或座談會結束后,仍有學生不想離去,想與漢澤西老師進行更深入的交流時,他也不會因為時間有限就拒絕學生,而是通過與學生互加微信好友的方式,打破時間與空間的界限與學生們隨時交流。當學生們把自己的困惑求教于他時,只要還沒休息,無論多晚他都會耐心地開導學生們,為他們指點迷津。從學業,到做人;從生活,到理想;從當下,到未來,只要是學生們真心與他探討,他從不拘泥于問題的類別。每當有學生對漢澤西老師表示感謝,感謝他為自己答疑解惑指點人生時,他總是謙遜的表示,“人生問題千變萬化,我說的也不見得就是正確的答案,但是我希望你們少走彎路。我非常愿意以一個過來人的身份陪伴著你們去思考、去探索,為你們提供一個參考方案”。

漢澤西老師熱切的期望著每一個學生都能學有所成,做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他時常告誡學生們“不要浪費大學四年的時間,上大學就是要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學會怎么做一個善良的人,一個感恩的人,一個不斷進取的人。一定要把功課學好,培養自己的創新思維,掌握謀生的技能和本領。在這個紛繁復雜的時代,更需要你們靜下心來,去思索自己要追尋的東西”。“人生難得幾回搏,不要蹉跎歲月”,是他對學生們殷切的囑托,他把積極進取的生活態度、勤學活用的學術態度、自強不息的人生態度融入到了自己的一言一行中,如春風化雨般為學生們的思想注入活水。一位經常與漢澤西老師交流的學生表示:“每次與漢老師溝通,即使是短暫的交談,之后細細品味,也如余音繞梁,三日不絕,每次都有新的收獲”。
教育無他 唯愛與善
從教幾十年,漢澤西老師有著自己對教育的感悟:教育是事業,事業需要奉獻;教育是科學,科學需要求真;教育是藝術,藝術需要創新。“教育是離不開愛心和善意的,只要學生有需要,我都將盡力的滿足”。他不僅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每逢收到與學生共同開展活動的邀請,他都欣然允諾,或是面對幾百聽眾的報告會,或是與幾位學生一開幾小時的座談會,他都會提前認真準備,全程專注聆聽,發言注重言之有理、言之有物。2019年8月,漢澤西老師在騎自行車外出途中不慎摔倒,導致左手手臂骨折,因為年事已高,醫生為他醫治后建議多休養一段時日。九月份學生開學,學院領導邀請他為學生舉辦主題講座,此時他手臂上的護具尚未拆除,但在接到邀請后,他毫不猶豫地答應了下來,數次專程乘坐校車趕到鄠邑校區為學生們舉辦講座,參加學生們的座談會與他們交流溝通。

在教育這條無止盡的大路上,有無數人在披荊斬棘地前進著,漢澤西老師也會指點教育上的“后來人”,他主張做一名好老師,有兩點很重要,第一點教學態度要非常的認真端正,學生上了幾堂課之后就會發現老師是應付他們還是真心傳授,因此要全力以赴把知識精準地告訴給他們;第二點要有人格魅力,教師的言談舉止都會起到示范作用,認真、誠實、絲毫不倦怠的工作態度,這些好的品質時間久了,都將會給予學生積極正向的影響。時光擋不住漢澤西老師對教育事業的熱愛,漢澤西老師時常感慨“在中國當老師是一個非常崇高的職業,我這輩子非常幸運,找到了我喜歡的職業。我熱愛教育事業,因此我會一直努力做一名優秀的老師,多讀一些文獻,多和同學們交流,永遠不離開學生。”
以身教者從,以言教者訟,學生是一面鏡子,能映射出老師的品行。這幾十年的歲月里,已有許多漢澤西老師曾經的學生留校任教,也成為了優秀的教師,這是學生們對母校的回報,更是對教育的傳承。教育像養花,需要用細心和耐心澆灌,需要靜靜地陪伴它,慢慢地等待它開出花來。在這項付出了幾十年也熱愛了幾十年的事業上,漢澤西老師從未停止過腳步,一屆又一屆地陪伴,終是點滴付出成江海,桃李滿園芬芳延。
文:電子工程學院輔導員 錢宇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