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兩年國際原油價格一直在低位徘徊,特別是2020年4月份一度出現負油價,石油相關產業的動蕩直接影響石油高校學子的就業。面對今年嚴峻的畢業生就業形勢,地球科學與工程學院2016級畢業生在全體老師全力以赴提供“云就業”指導和服務的幫助下,努力開拓進取,積極適應新的就業形勢,展現出追尋理想永攀高峰、奉獻行業勇擔使命、腳踏實地多元就業的青春擔當。
飛高——追尋理想勇擔當
國家的發展離不開高素質人才。學院致力于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為學生考研提供多方面的指導和保障。學院2016級學生考研錄取104人,考研率再創新高達到41.67%。其中,七成學生考取雙一流建設高校,近2/3的學生錄取到985、211高校。在實現中國夢的偉大征程中,教育事業承擔著提供接續不斷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培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的職責。石油地質作為基礎學科,學生的成才訴求契合國家能源開發領域需要更高層次的人才需求,這才有石油地質學子高飛的舞臺。
考取中國石油大學(北京)的胡鑫說:“我國既是全球最大的油氣進口國,巨大的需求擺在了國家面前。一旦油氣進口受阻,國家將會面臨巨大的危機。所以,我選擇讀研,用我的智慧和行動來提高油氣的產量,消除這一隱患,就是我的擔當!”
考取中國科學院大學的趙濤說:“從大學生創新訓練項目到互聯網+大賽,這一系列的經歷教會了我如何更好地分析問題、解決問題。我要去更高的平臺,提升自己,以專業知識更好地服務人民,貢獻國家。”
飛遠——行業奉獻踐使命
盡管石油相關產業的發展受國際經濟形勢的影響頗深。然而,“學石油、愛石油、獻身石油”仍然是我校學子的人生追求,作為石油行業主干學科的石油地質學子,從入校教育開始就深切的感受到奉獻能源、支援國家建設的使命,志愿用專業奉獻祖國建設。學院已經就業126人,在國家能源勘探行業就業80人、國家基礎建設領域就業28人。克拉瑪依油田作業區、巴彥淖爾市省道311建設、滇南鐵路建設項目部等國家生產建設的第一線,都將是我院學子遠行的目的地。
地工1602班茹顯輝,在這個春季,他投身武漢社區疫情聯防聯控志愿者服務,連續工作了78天。面對來勢洶洶的疫情,23歲的他用青春擁抱時代的需要,踐行著西石大青年的擔當。而即將離校的他,現在是中石化江漢油田的準員工。他說:“我實現了‘我為祖國獻石油’的理想。”
地工1601班呂垚臻說:“我們專業學生的求職面試問題都差不多,問的最多就是能不能吃苦?那必須能啊。學的這個專業早就做好了踏實工作、不怕吃苦的準備。下個月就到陜煤集團報到去。”
飛穩——多元就業有市場
“六穩六保”是今年政府工作的要求。疫情突如其來,學院畢業生成長的腳步卻不受阻礙。新的形勢下,學院積極應對,及時跟進,發動全院教師,幫助畢業生爭取先獲取一份穩定的收入,最大化開發就業的潛力,最大程度保障學生充分就業。求職面試、創業、靈活就業、應征入伍,目前少部分未就業的同學正在反復權衡、多元探索,抓緊落實就業去向,為響應“穩就業保民生”做出青年應有的貢獻。
汪軒和李虎是同學們眼中的“斜杠青年”,因為他們分別創辦了自己的公司。疫情期間,個別同學就業壓力大,他們邀請部分同學一同創業,為自己招募到相熟的人才,也解決同學就業的后顧之憂。
李磊磊的志向是要入伍鍛煉,雖然今年的應征入伍工作統一安排的下半年,但是他并沒有坐等。現在他一邊在陜西逸仰實業公司實習,一邊等待著實現“軍營夢”。
新時代的石油地質青年不會輕易跟隨經濟浪潮而波動。為了國家的能源安全,他們仍然努力翱翔在領域內的最新前沿,積極接力在行業生產的艱苦一線,踏實服務在新就業形態“希望的田野”。因為西石大后浪,他們懂得:只有努力永遠屬于當下,只要努力就能飛高飛遠飛穩,在國家建設各個領域實現青年擔當。
文:邱嶺
上一篇:扶貧路上的西石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