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一名石油女工,在她的工作生涯中沒有驚心動魄的經歷、沒有感人肺腑的故事,有的只是一個青年人扎根高原、服務高原的初心。她是全國勞模,肯吃苦、敢干事用堅守書寫石油人愛崗敬業、樂于奉獻的良好品質展現出新時代高原青年人的蓬勃朝氣和堅強毅力。她就是我校計算機學院網絡工程1002班李一蕾。

李一蕾說:“全國勞模對我來說,是一種鼓勵和鞭策。我愿意繼續立足雪域高原,發揚青春正能量。我相信,每一份努力終將會發光。西藏銷售公司是一片沃土,讓每一個有夢想的年輕人在這里落地生根、開花結果。”

遠離家鄉、扎根高原,她義無反顧;從平均海拔400米的關中平原來到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的世界屋脊,她度過了2000多個日日夜夜。
她,就是中國石油集團公司特等勞模,西藏自治區五一勞動獎章、自治區第五屆勞動模范獲得者,西藏銷售公司員工李一蕾。她始終秉承“與其苦熬浪費生命,不如綻放燃燒青春”的信念,讓所到之處盛開青春之花。
走 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去
2014年"五四"前夕,李一蕾在網上看到習近平總書記對青年人的寄語:讓青春之花綻放在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在實現中國夢的偉大實踐中書寫別樣精彩的人生。
一直對西藏向往的她,萌發了這樣的想法:到邊疆去,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去!
“你是大學生,又是女孩兒,為什么放棄在西安本地工作的機會,偏要跑到幾千公里外高寒缺氧的西藏?”大學畢業,當她提出到西藏工作的想法時,遭到父母和親友的一致反對。
“年輕人就應該去艱苦的地方鍛煉自己。我向往西藏,我想做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憑借毫不退讓的堅持和不斷地勸說,李一蕾最終獲得了父母的支持。
2014年7月,李一蕾背上行囊,離開23年從未離開過的陜西,乘坐30多個小時的火車來到雪域高原。下車那天,她在日記中寫道:“當走出火車,踩在西藏的土地上時,我就已經深深愛上了這片土地。從今往后,西藏就是我的根。”
剛開始,她被分配到海拔近4000米的西藏日喀則銷售分公司,成為中心加油站的一名加油員,一把加油槍、一身石油黃,一天24小時,提槍、加油、掛槍,這是李一蕾當時的工作寫照。
不到一年時間,李一蕾憑借日常扎實的功底,在自治區全區職業技能大賽中,摘得加油站操作員一等獎桂冠,榮獲“自治區技術能手”稱號。
加油站工作生涯,成為她生命中難以抹去的經歷,她感受到了同事之間的熱心幫助,也感受到了在藏工作者的辛苦。在以后的工作中,她始終將幫助別人、為祖國邊疆做貢獻、講好雪域石油故事作為人生信條。

講 雪域石油人的故事
2015年初,李一蕾調至日喀則分公司綜合辦公室。這里人員少、任務重,她身兼三職:既要抓好黨建群團紀檢管理,又要做好新聞宣傳,還要承擔文秘工作。
2015年4月25日,尼泊爾發生8.1級大地震。地震波及西藏日喀則地區的樟木、聶拉木和吉隆等地,受災嚴重。
“我年輕,我是黨員,我申請前往震區幫扶。”入職不久的她,第一時間向組織提出申請。
半個多月的時間里,她顧不上路途遙遠和數次余震的危險,深入定日、聶拉木、樟木、吉隆等地,拍下了一張張石油人服務顧客、幫助顧客搶險救災的生動畫面,挖掘出一個個催人淚下的感人事跡……
5年來,她深入基層一線上百次,除了日常下基層挖掘典型報道外,還利用巡回演講、座談會、視頻短片等方式,讓更多的人了解在藏石油人的工作環境和他們的無私奉獻。

2019年8月16日,李一蕾接到一個特別的任務——用13天時間,前往日喀則樟木、吉隆,那曲雙湖,昌都和阿里地區拍攝制作時長20分鐘的紀錄片。
拍攝紀錄片,在西藏銷售還是第一次。時間緊、任務重,而且視頻拍攝不同于文字宣傳,呈現方式和內容、拍攝手法和角度等,對專業水準要求極高。
“事再難,也要去干!做事情不能自己先設障礙。”李一蕾說。就這樣,她帶著拍攝組出發了。每天早上五六點鐘起床、拍攝,次日凌晨兩三點鐘再趕到下一個拍攝點,然后休息三四個小時,再進行拍攝。有時候,她還要通宵修改稿子、琢磨拍攝內容和呈現方式。10天時間內,他們行程近萬公里,拍攝了大量視頻素材。

在拍攝阿里改則縣和那曲聶榮縣駐村工作點時,她購買了鉛筆、本子和糖果發給當地兒童,還給當地殘疾老人捐贈了500元生活費;在那曲雙湖縣,她忍著重感冒和強烈的高原反應,連續工作14個小時,一遍一遍、一條一條精益求精地拍攝,直到拍出最好的畫面為止。
拍攝結束后,她又全程參與,用3天時間完成后期制作,趕制出《講述初心故事 牢記使命擔當——雪域石油人的故事》的紀錄片,在新華社客戶端的瀏覽量突破100萬次,獲得了集團公司的肯定和社會各界的好評。
李一蕾時刻牢記石油精神,講好雪域石油人故事。多年來,她挖掘出定日站經理趙春艷以及地震、雪災、防疫中一線石油人的感人事跡,獲得“中國石油集團宣傳思想文化工作優秀工作者”稱號。

引 黨政工團齊發力
西藏安全維穩工作十分重要,基層黨組織建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負責日喀則分公司黨建群團工作時,李一蕾先從基礎工作做起:劃分黨支部、成立黨支部工作群、督促開展“三會一課”。
“加油站工作已經夠忙了,需要天天學習嗎?”當她通知大家開展“三會一課”學習時,聽到了這樣的質疑聲音。
群眾工作是最重要的工作。那段時間,她努力的汗水經常伴隨著委屈的淚水。
“不理解了,再解釋;電話掛了,再打。”憑著這股“不認輸”的勁,她慢慢地獲得了大家的理解和支持。
日喀則分公司所屬加油站點多線長,縣站黨支部無法集中學習。她創新工作方法,讓縣站黨員加入當地企事業單位統一學習、參加組織生活,擴大了基層黨建的覆蓋面,激活了基礎工作的活力。

同時,為了密切黨群聯系,讓黨支部發揮戰斗堡壘作用和黨員發揮先鋒模范作用,她一方面在區石油系統內率先設立“黨員先鋒崗”“黨員責任區”,增強黨員對自己身份的認同感,并充分挖掘先進黨員事跡,增強黨員的榮譽感;另一方面,她制定黨員聯系群眾實施考核方案、開展主題黨日活動,讓黨員帶著群眾干,在生產一線、服務顧客方面發揮黨員模范帶頭作用,營造良好的工作氛圍。
2016年1月,李一蕾兼任日喀則分公司團委書記。為了充分激發青年員工的工作熱情,她組建青年志愿者隊伍,成立籃球隊、足球隊,建立團委公眾號,組織開展青年員工座談會、文藝匯演、演講比賽、單身聯誼會等活動,為青年員工提供展示自己的平臺;她帶領青年員工到孤兒院、敬老院、福利院開展志愿活動,組織參加團市委各項活動,帶領隊伍在市“六城共建”知識競賽中獲得佳績……讓他們在繁忙的工作之外找到生活的樂趣。
2019年11月10日,她籌辦西藏銷售首屆單身聯誼活動。組織區商務廳、國資委、總工會、金融行業等13家單位90多名員工歡聚一堂,為青年員工搭建溝通交流的平臺,獲得拉薩電視臺、《西藏商報》等3家媒體進行報道,進一步擴大了中國石油的影響力。

愛 有一分熱發一分光
“我報名加入小區疫情防控志愿者!”在家休假的李一蕾因疫情不能返回西藏,便主動申請,成為陜西渭南老家社區疫情防控的一員,協助物業進行宣傳、登記,幫助居民購買蔬菜、日用品。
同時,心系工作的她,夜間還常常加班,挖掘報道防疫期間基層涌現出的感人事跡。
面對外出療養的機會,她想都沒想就把療養的名額讓了出去,哪怕她已經幾個月沒有周末的連續工作,哪怕她也惦記家中年幼的寶寶。她說:“我還年輕,把機會讓給其他需要的人吧!”
6年時間里,李一蕾從一個小女孩成為一位母親,像眾多在藏工作的高原石油人一樣,上不能在父母身邊盡孝,下不能親歷孩子成長,也曾因為工作原因沒能見上爺爺的最后一面……但她從不后悔,常用魯迅先生的這段話激勵自己:“愿中國青年都擺脫冷氣,只是向上走,不必聽自暴自棄者流的話。能做事的做事,能發聲的發聲。有一分熱,發一分光。”
“要懷有一顆感恩的心,因為這個工作讓你可以實現你的價值;要懷有一顆相信的心,要相信只要努力就會有回報,組織不會埋沒任何想干事、能干事的人;要有一顆勇敢的心,敢于創新、敢于突破,將自己的工作干好。”在和大家談分享時,李一蕾深有感悟地說道。

本文來源于學校微信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