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材料物理專業第二屆“拔尖班”,材物1801班是由25名學生所組成的。所謂“拔尖班”,并不是提前將成績優異的學生選入同一個班培養,而是根據學生個人選擇,進行專業方向分流。然后將班級的所有學生按照新的培養模式統一“拔高”,實現學生的良性競爭,先學帶動后學,形成“比學趕超”的優異育人文化。該班由高歡歡老師擔任班主任,采用“研究生+碩士生導師+本科生”三位一體融合育人育才創新模式,目標是培育更好、更強、更優秀的高素質復合型人才。
目前班級共有男生9人,女生16人;中共預備黨員12人。在學習方面,全班無掛科,平均績點(GPA)3.0以上22人,占比88%;值得一提的是,全班四級通過率100%,六級通過率64%;6人獲得國家勵志獎學金,2人獲得中國石油獎學金,12人獲得品學兼優獎學金;榮獲校級優秀共青團干部4人,校級優秀學生干部2人,校級優秀共青團員12人,校級三好學生7人。

由學院新材料系碩士生導師全程指導幫助學生制定學業規劃(就業+研考+班風學風),持續進行專業教育;由研究生協同幫助、監督,切實做好每位學生的成才服務工作。材物1801班形成了團結、勤奮、刻苦、努力的良好學風和班風。該班凝聚力強、集體榮譽感強、學習氛圍濃厚。僅僅兩年,同學們就交出一份優秀的答卷。


除了學習之外,班級同學利用課余時間積極參加各類學科競賽并取得優異成績,其中榮獲全國大學生數學競賽二等獎2人,全國數學建模競賽二等獎1人,全國大學生英語競賽三等獎2人,陜西省大學生高等數學競賽二等獎2人;在“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中獲得校級銀獎5項、銅獎1項;參與國家級創新創業項目1人。
在文體競賽方面,班級秉持“文體共發展”的建設理念,積極鼓勵同學們參與文體活動。其中,汪龍同學在“石油杯”足球聯賽中榮獲第三名;秦娜娜和趙亞男同學在“石油杯”女子籃球聯賽中榮獲第三名;秦娜娜和張文雪同學在“石油杯”女子籃球賽中榮獲第三名;張乃文、張文雪和崔美淇同學在“智者杯”大學生辯論賽中榮獲優秀獎;趙亞男同學在“春之聲”演講比賽中榮獲第三名。



在社會實踐方面,班級同學積極參與社會實踐活動,以充實自我,增加自身經驗。其中,李梓奕和尚蔚同學擔任“蔡司杯”全國大學生金相大賽志愿者;王一嘉同學參加全國學業發展聯盟志愿服務;李思瀾和樊雨婕同學擔任學院學生助理,為學院的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
如果要用一個詞概括材物1801班,那就是“努力”。
他們當中有人喜歡“宅”,喜歡待在宿舍慎思篤行;有人喜歡去自習室奮筆疾書,萬字論文不在話下;有人喜歡常駐圖書館,在滿室書香中博覽群書。


思維的火花在碰撞中產生,發自內心的求知欲讓他們緊緊團結在一起。“我們班的同學上課認真聽講,做筆記、寫作業、做實驗更是一絲不茍。”班長胡騰說道,班委們時刻督促同學們學習和復習,同學們也會互幫互助,互相分享筆記和押題寶典。“期末復習,我們會互相提問,檢查知識掌握度。”
材物1801班不止是學習達人,還是全面發展的代名詞。無論是數學競賽、籃球賽、辯論賽、還是創新創業大賽,他們活躍在各個鍛煉自我的舞臺上,將每一個機會都牢牢把握在手里,通過集體團結的精神和不懈地努力,在各項比賽中展現出青年學子的風采。


班主任高歡歡老師和輔導員趙飛老師對材物1801班評價很高,認為班里的每個人都很出色。但其實他們都經歷過失敗,也面臨著學習上的困難和挑戰,在“努力就能發生奇跡”的信念里,他們將敢于拼搏,勇于進取的精神滲透到每一天的學習生活中。
目前,班里胡騰和李思瀾兩位同學現已分別成功推免至電子科技大學和西北工業大學,其余23名同學全部報考碩士研究生,正在進行考研的最后沖刺。“學習生活很充實,每天都有進步”是他們目前最真實的寫照。

韶華不負,未來可期。兩年來,材物1801班的同學們都在一點點地蛻變,成為那個閃閃發光的自己,堅定理想,奔赴熱愛!
據悉,材物1701首屆拔尖班,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開花,所有學生參加考研,考研錄取率高達80%,其中66.7%的學生被“雙一流”高校錄取,育人成效顯著。近年來,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踐行的三位一體“融合”育人育才創新模式被人民資訊、陜西都市快報、西安商網、陜西政協微博、西安網、西安網絡廣播電視臺、西安電視臺官微、華商網、新浪網、未來網、陜西省教育廳官網等40多家主流媒體報道。優秀的育人文化已經在學院逐步形成,且這種育人文化實現了接續傳承,正助力學院人才培養質量的快速提升。
文:馬武軍 審核:張云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