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西石大,有這樣一位年輕教師,教學上,她是嚴師,對學生的學業要求極其嚴格;生活中,她是益友,對學生的關愛融入點點滴滴。她就是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教師高歡歡老師。

一、溫暖的生活知心人
2019年6月,高歡歡從南開大學博士畢業。得知我校準備籌建新能源材料與器件專業,而這正好與她的研究方向“有機光電功能材料與器件”非常契合。于是,懷揣著夢想的種子,她來到了西安石油大學這片熱土上。
然而,高歡歡卻未曾想到,學院領導給她分派的第一個重大任務是讓她去從事學生管理工作,擔任2017級本科生輔導員。當輔導員就意味著要暫停自己在學術上的深造,高歡歡的內心閃過一絲猶豫。可學院當下缺少學生管理人員的現實難題擺在眼前,作為老黨員的高歡歡立刻表態,“堅決服從組織安排,請組織放心!我一定干好學生管理工作。”
本科畢業于師范專業的高歡歡,對于教育教學并不陌生,要當好學生輔導員,高歡歡也很有信心。“我覺得當輔導員最需要的是耐心、愛心和恒心,這是做好學生工作的法寶。”她說,“輔導員的工作首先是做好思想引領,要盡可能地去滿足學生生活、學習以及心靈上各方面的需求,給學生提供幫助和指引。”
帶著不變的熱情與執著,高歡歡全身心地投入在輔導員工作中。開大會,抓學風,搞主題團日活動,做專業學習答疑解惑,她身上滿滿的自律和正能量很快獲得了學生的認可。“當時剛升入大三,正處于大學生活的重要抉擇期,高老師以自身的知識和經驗幫我們指引了方向。”2017級許多學生如實表示高老師在座談會和考研動員大會上的講話對自己影響頗深。
2020年,學生們因為疫情“宅”家上網課,學習的熱情和積極性大大降低。高歡歡堅持定期和學生聯系,掌握學生居家學習和生活情況;定期組織年級大會,做好政策解讀和思想引導。對因為疫情而情緒低落的同學,她不僅時刻安慰鼓勵,還為他們推薦各種科普和幫助的渠道;因個人問題未能及時完成課程的同學,她悉心溝通引導,讓學生的態度從抵觸、到接受、再到積極主動。
“全心全意為了學生。”這是高歡歡的工作理念。從學習上答疑解惑到生活情感上推心置腹,從解決問題時的理性客觀到暢談人生時的理想情懷,她用關懷點亮了260名青年學子的求學路。值得一提的是,材物1701班的學生全部參加研究生招生考試,最終考研錄取率高達80%,創下我校考研錄取率的最高記錄。看到學生們的蛻變,高歡歡欣慰地表示這就是輔導員工作的意義。
二、嚴格的學業導師
2020年9月,學院安排高歡歡卸任輔導員一職,回到新材料系任教。至此,她開始正式登上講臺,為學生講授《能量轉換材料與器件》《新能源材料合成與制備》等課程。求學多年,聽了眾多老師講課,對于授課,她也有著自己的見解。
“好的老師,應該是啟發學生思維,激發學生創新,提升學生獨立思考能力的。”高歡歡談到,當代大學生聰明、思維活躍、接受能力強,單純以知識講授為主的授課方式不能很好地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應該改變理念、改變思維,讓啟發式講授、互動式交流、探究式討論成為新常態。
“學了不會”“學完就忘”是令很多學生煩惱的問題。為引導學生更有效地學習,更好地把知識傳遞給學生,高歡歡把精力放在了備課上。在課前,高歡歡會把課本內容的難點、重點吃透。為了克服專業知識抽象的問題,她會搜集許多淺顯易懂的例子來講解,讓即使是沒什么基礎的新生也能清楚明白。
在課堂中,高歡歡會時時注意學生聽課的狀態,以此調節講課的節奏和進度。她喜歡向學生介紹課堂內容的相關前沿研究,以此激發學生的興趣。她鼓勵學生向她提問、質疑,也讓學生們參與討論。課后,她還會布置一些相關論文的查詢和參考書籍的閱讀,讓學生自主學習,鍛煉學生查閱文獻、搜集數據、分析數據的能力, 從多角度來思考和解決問題。
點燃學生學習的熱情,高歡歡不僅醉心于給學生上好課,還在指導學生做好學術研究上投入心血,而把這一切做好的起點,就是她認真負責的敬業態度。
2021年,高歡歡以自己主持的陜西自然科學基礎研究項目為依托,作為項目導師招收了自己的研究生。而在此前,她已經幫助院里指導了兩名研究生進行課題研究和論文寫作。僅是講師的高歡歡以琢玉成器的心態,悉心指導著學生培育出優秀的研究成果。
王祎是研三的學生,她師從王磊副教授,主要從事新能源材料方向的理論計算研究,后因研究方向和高歡歡的研究課題契合,所以輾轉進入西安近代化學研究所,由王磊、高潮和高歡歡聯合培養。在三位老師的指導下,王祎完成有機光伏材料開發的相關課題研究,發表1篇SCI二區論文一篇,而另一篇SCI二區論文已提交回稿意見。
“高老師認真、細致、負責!她不僅僅是我學業上的良師,更是我生活中的益友!”王祎細數了高歡歡在她課題選擇、實驗開展以及論文投稿等方面的盡心盡力指導。她充滿感激地說:“高老師曾說過,在做實驗時有任何問題都可以給她發消息打電話,這給了我很大的安全感。而她也真正做到了這一點,不管我遇到什么樣的問題和困難,她都會在我求助的第一時間為我答疑解惑。”

因人而異,因材施教。韓晨陽是高歡歡招收第一屆的碩士研究生,因為是跨專業考研,從他剛被錄取的時候,高歡歡就開始給他輔導,給他發放了許多專業文獻和資料,并囑咐他“有什么問題隨時向她提問”。為了開闊他的知識閱歷,每逢有和研究方向相關的會議和報告,高歡歡都會鼓勵他去參會學習。
“高老師很嚴格,她要求我們每周都要看中文和英文文獻,并且每周都要開例會做匯報,她聽得很認真,誰做得好,誰做得不好,她一聽就聽出來,立馬就會糾正當中的錯誤和不足。”性子有些渙散的韓晨陽在高歡歡潛移默化的影響下逐漸變得嚴謹,他努力地汲取各種學習資源和學習機會,提升自己的專業水平。就在2021年末, 他已能拿出自己的第一個成果《非稠環電子受體的設計與合成及其在有機太陽能電池中的應用》去報名參加全國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了。
親和智慧,孜孜不倦是學生們對于高歡歡最多的評價,每當學生們遇到學業瓶頸期,她都會設身處地引導學生站在更高角度去尋找相應的解決方法,原本苦惱不已的學生,因為她的貼心之舉和諄諄之言豁然開朗。而她對學生的關懷不僅僅在學業上,韓晨陽和王祎都提到過她在疫情期間給他們帶來的感動,“有時候是一份好吃的飯菜,有時候是必要的防疫物資,每一份禮物都讓人感受到高老師滿滿的關愛。”
三、年輕的科研骨干
高歡歡的研究方向為有機光電功能材料與器件,主要運用為太陽能電池方面,是國際前沿重要研究方向和世界各國高技術競爭的焦點。目前,高歡歡已發表SCI論文20余篇,其中ESI 高被引 top 1% 2篇,第一及通訊作者文章11篇。通過研究,她提出了對近紅外吸收的受體材料進行分子骨架微小調控使Jsc與Voc同時提升的設計策略和采用具有強給電子能力的噻吩并[3,2-b]噻吩單元,設計合成了一系列具有近紅外吸收的非富勒烯受體材料,并成功用于高效率光伏器件的構筑,相關研究成果受到國內外專家和同行的認可。

高效率非富勒烯受體材料的設計合成及光伏器件研究深深地吸引著高歡歡為之努力探究。僅2019年入職以來,她主持陜西省自然科學基礎研究計劃項目1項、陜西省教育廳一般專項科學研究計劃項目1項、企業橫向項目1項;她以第一作者發表SCI二區論文2篇,以通訊作者發表SCI二區論文2篇,參與發表SCI一區論文2篇,SCI二區論文1篇;同時她還積極與校外專家合作,以共同第一作者身份發表SCI一區論文2篇。
成功沒有捷徑。在科研道路上,高歡歡用堅持與不懈鋪就學術道路。“我的博士導師對我影響很大,他一直強調要腳踏實地,持之以恒。”高歡歡談到自己每周至少工作六天,每天都處于“超長待機”的狀態,不是在教室就是在實驗室,她的原則是“今日事今日畢”,絕不拖泥帶水。正是這些微小的細節促使她奔走在科研的試驗田里取得一個又一個成果。
在科研過程中,高歡歡也會遇到一些困難,但她說,她有一群優秀團結的同事。她喜歡和學院其他優秀的課題組共同合作和學習交流,他們會相互鼓勵,共同面對,問題總會迎刃而解。在這樣一個充滿拼勁的科研氛圍中,她從集體中汲取無盡的養分,從未停止過自己的腳步。
生活中的高歡歡是一個活潑開朗的人,她熱心助人,樂于奉獻。當疫情來臨,她主動下沉基層,在雁塔校區從事學生管理和志愿者服務。在對研究生線上學習管理和線下生活服務中,在學校黨員先鋒隊執勤、組織學生“點對點”返鄉工作中,都有她默默無聞的堅守和付出。
從南開到西石大,從學生到教師,不同的人生經歷帶來不同的人生體驗。在西石大,高歡歡得到了豐富的教學科研體驗,從青春洋溢走向了成熟睿智,盡自己所能地為新材料學科的發展貢獻著自己的力量。
因為熱愛,她把教學與科研都做到極致;因為熱愛,她把對學生的付出都看成自然而然,從不覺得這有什么特別,這位年輕而富有情懷的老師談及收獲頗有感悟地說:“于我而言,教書育人是一個漫長的過程,需要不斷熏陶、錘煉,才能做到更好。未來,我會乘風破浪,繼續前行。”
來源:西安石油大學官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