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2月25日,從塔里木油田傳來好消息:果勒3C井成為目前亞洲最深的水平井。
塔里木石油人牢記習近平總書記“能源的飯碗必須端在自己手里”囑托,響應總書記發出的“向地球深部進軍是我們必須解決的戰略科技問題”號召,矢志不渝向地球深部探索,終讓夢想的光芒照亮沉寂的大沙?!貙由钐幉粩嘟Y出豐碩的果實。
成功的喜悅背后,蘊含著以張銀濤團隊為代表的“找油人”的堅忍不拔。
地質構成極其復雜——
找油難度堪比大海撈針
塔克拉瑪干沙漠浩瀚雄闊、蒼涼粗獷。千百年來,它單調得只有一種顏色——沙塵色。風沙漫卷,沙塵肆虐的稟性從未改變。
冬去春來,時光好像在這里靜止。
時光又好像從未停止,它從流沙中逝去,在一場又一場風暴中逝去。山頭的白云飄來又飄去,大漠的日頭升起又落下。
自從來了石油人,沙漠就變得熱烈喧嘩,有了歡聲笑語,有了鮮艷的顏色,盛開了朵朵紅花。紅花是石油工人身上的紅工裝。在蒼茫的沙漠,石油人的身影匆匆忙忙,紅花這兒一簇簇,那兒一叢叢。他們在沙漠腹地筑路,植樹,種菜,栽花,工作,生活。日復一日,他們忙忙碌碌。漸漸地,大沙漠里綠樹成林。蜥蜴來了,野兔在這里安家,種下的花兒開了,鳥兒也在枝頭上卿卿我我。
石油人用30多年時間,讓大沙漠發生了翻天覆地的改變。但,這遠遠不夠。他們還要做更大的事,他們的目光更高更遠,他們想把深埋在地球深部的油氣資源挖掘出來,為國家創造更多的財富,實現能源報國的夢想。
可是,這談何容易?
塔里木盆地是我國陸上最大的含油氣盆地,分布著全國80%以上的超深井,地質構成極為復雜。有多復雜?有地質學家打了個比方,就像把一摞盤子打碎了,又踹了幾腳。
油氣資源就藏在這些散落在56萬平方公里的碎片之中。從無數的碎片甚至縫縫洞洞中找出油氣資源,難度堪比大海撈針!
國際上一般將超過6000米的井稱為超深井。在塔克拉瑪干沙漠,在8000米以下的儲層找到液態石油,相當于隔著一座珠穆朗瑪峰。從房間大小的縫洞深處,把石油和天然氣開采出來,在國際上也是開天辟地的創舉。
攀登珠峰難,在塔里木穿越地下珠峰更難!
“我這個人,認準的路就要走下去,再難也不能退縮?!睆堛y濤大學二年級就入黨,如今已有18年黨齡?!啊镀椒驳氖澜纭匪茉炝宋业娜松^。我是陜西人,脾性里的東西改不了,再苦再難都要往前走。”

2017年,32歲的張銀濤經歷了職業生涯中最艱難的時刻。那年,他被派到新成立的塔河南油田。塔河南油田是富滿油田的前身。此前,在塔河南油田連續開發的4口井都失利了,勘探開發遭遇“滑鐵盧”。張銀濤和他的團隊面臨巨大的挑戰。
對待油井如嬰在懷——
他們熟悉每口井的前世今生
上天、下海、入地,是人類探索自然的三大壯舉。作為入地的重要手段之一,超深鉆井被稱為“深入地球內部的望遠鏡”。
2002年,朱光亞院士在考察塔里木油田時感慨:原以為上天難,現在看來入地更難。
油氣埋藏深,隱蔽性強,巖層復雜,高溫高壓。什么油層有油氣?油氣富集在何處?如何高效采出?皆是世界級難題。
張銀濤希望有一雙透視地球的眼睛,一下就能夠看見油氣藏分布規律??墒?,他面對的現實是,深不見底的地球深部,三維地質資料品質不高,地下目標看不清。如何揭開罩在“深入地球內部的望遠鏡”上的那層迷霧,成了攻關的目標。
“從分析失利井開始!難道連四五十噸都實現不了?”
站在沙丘上,風揚起的細沙軟軟地埋住了腳踝。綿密、細膩的沙貼著肌膚,像柔軟的手撫去他的疲憊。張銀濤知道這一生就交給大沙漠了。無風時,它像溫柔多情的戀人;起風時,它像冷酷的野獸,攪得天昏地暗。變幻的大沙海令他為之癡迷,打開地層深部那座寶藏讓他絞盡腦汁。
那一年,張銀濤他們把全部單井資料都梳理了一遍。先是三四百口單井,一口一口地來,再是失利井,重新處理資料,重新認識油氣富集規律。漸漸地,他們發現高產富集井和走滑斷裂之間有密切的關系,就像瓜和藤。斷裂帶像藤,如何才能順著藤摸到瓜?
張銀濤經常忘記了時間。
“你今天能不能回家?”
“能。”張銀濤說。
“是明天回來吧?”媳婦在電話里調侃。過了零點就是第二天了。張銀濤知道,媳婦是在婉轉地提醒他,兒子白天見不著爸爸,晚上還在堅持等待。
這樣的時候太多了,多到不按時回家才是常態。
接手塔河南油田開發的那一年,張銀濤團隊平均年齡29歲,正是精力最旺盛的時候,也是上有老下有小的年紀。家里有讓人牽掛的孩子,單位上每個人都要跟幾口井,也是讓人牽掛的“孩子”。
兩頭都得顧,哪頭也不能掉以輕心。遇上節假日,家里沒人看管孩子,就帶到辦公室一起加班。夜深了,孩子困了,順手拿個小被褥往椅子上一鋪,就是一張床。石油娃哪個不是這樣長大的?
在張銀濤他們眼中,井像孩子一樣,從剛開始論證到起名,整個過程都需要呵護、培養,要跟蹤油井軌跡,要保證鉆頭正中目標。孩子在成長過程中會生病,油井也會遇到各種問題。他們就像醫生一樣,會診,討論,研究方案,校正軌跡,根據情況再制定新的方案。
工作至今,張銀濤參與部署的井位有200多口,“我特別自豪,培養了這么多井,有這么多‘家人’。”

常人眼里冷冰冰的油井,在他們眼里親切如家人。他們熟悉每口井的前世今生,從奧陶系到石炭系,從孕育到成功出油,細心觀察每個數據,留心每次變化,牽腸掛肚,絲毫不遜于為人父母的艱辛。
鏖戰一年,基于瓜藤關系的認識,他們對走滑斷裂識別有了新的判斷。
2017年底,他們沿著走滑斷裂帶部署了一批開發井位。
2018年初,有些井陸續出油,剛開始只有40噸、50噸。但,對于正在起步階段的勘探研究來說,產量就意味著希望。張銀濤他們開始謀劃編制《塔河南周緣45萬噸開發方案》。
入地8000米,太難了!
這是一場與險惡環境的斗爭、與技術挑戰的較量,更是一場精神的淬煉。
惡劣的生產環境擺在面前:超深井、超高壓、超高溫。井底高溫、高壓和高地應力的共同疊加,近180攝氏度的高溫和近120兆帕的高壓,讓堅硬的鉆井工具柔軟如面條。壓力有多大?有人說,相當于在指甲蓋上站兩峰駱駝。
“深地找油”如同鉆穿珠穆朗瑪峰,去尋找藏在巖石孔隙間的甘泉。北邊的哈拉哈塘油氣顯示,從圖紙上可以看到一串串紅色串珠成像??墒窃谒幽嫌吞飯D像的顯示除了斷裂帶,只有大面積的空白。
怎樣識別主藤,找到輸送油氣的通道?怎樣在裂縫中順藤摸瓜?這在地球深部比大海撈針還難。
世上沒有兩片相同的樹葉。地球深部8000米下的超深井,每口井面對的問題都不一樣,毫無規律可循。每口井的問題,國內國外都沒有可借鑒的解決經驗。在國內,張銀濤他們已經是最了解塔河南油田脾性的人了,遇到問題只能去查資料,到現場一段巖屑一段巖屑地對比。
解決了油氣深地開采的難題,就是解決了世界級難題。這樣想想,張銀濤他們又鉚足了勁。
石油勘探是高風險行業。在沙漠腹地投資一口井,成本上千萬元。這樣的高投入、高風險、高收益,意味著對待每口井都如嬰在懷,成功了就捧上了金娃娃;一個失手,就意味著投資失敗,投入的精力、時間、金錢都付諸流水。
“希望有別人的經驗可以借鑒,但根本沒有,只能自己硬撐?!睆堛y濤壓力巨大,恨不能長出一雙火眼金睛。
哪根藤上結“金瓜”是關鍵。他們開始了找“金瓜”行動?!霸豪锝o我配備了最好的計算機,但是很快數據就裝滿了。要從大量數據中確定油氣通道,順著通道找到油氣藏,一旦找到,就尋到寶藏了。”這一認識讓他們感到離成功又近了一步。
順藤摸到“金瓜”——
春天的喜訊一個接一個
無數個鉆研的日子,怎樣把設想變成憧憬、憧憬變成希望、希望變成現實?張銀濤他們絞盡了腦汁。
“金瓜”忽遠忽近,好像調皮的孩子在跟他們捉迷藏。
2018年底部署了16口井,2019年初有12口井產量達到百噸。這樣的收獲讓人眼前一亮。希望就在眼前,他們又有了新的憧憬。
罩在“深入地球內部的望遠鏡”上那層迷霧越來越淡了。張銀濤大膽設想,有可能達到100萬噸吧?這一想法剛一冒出來,自己也嚇了一跳。但仔細想想,根據目前的情況判斷,這就好比從樹上摘果子,跳一跳,這個產量是可以夠到的。
100萬噸規劃方案很快就被150萬噸規劃方案取代。
2019年,塔里木油田全面加快油氣產能建設。投資力度加大,機遇和挑戰迎面而來。
滿深1井就是在這時部署的。滿深1井位于塔里木河最南緣,一旦有發現,就意味著含油區域有可能被控制??;一旦控制住,就找到了打開聚寶盆的鑰匙。
“登山難,登珠穆朗瑪峰更難。我們要挑戰的是地下珠峰,當然難上加難。”張銀濤給團隊鼓勁。
油田的好消息不斷??墒峭蝗欢恋囊咔?,讓正在家里過年的張銀濤措手不及。小區已經封閉了。想著正在進行的研究課題,張銀濤心里急啊。他一刻也等不及了,帶床被子,騎著車就往單位趕。張銀濤的家到單位不過五六百米,在非常時期卻走得異常艱難。
“師傅讓我出去吧,我出去就不回來了?!睆堛y濤對小區門衛說。
“不回來了,那你就走吧。”張銀濤出了小區大門。
一路上有人問:“你去哪?”“就前面那個小區?!睆堛y濤答道。
“回去,快回去,不要在外面亂跑。”半路上張銀濤又遇到巡查?!拔沂侵笓]部保安,麻煩讓我過去?!睆堛y濤靈機一動,平生第一次說了謊。
“沒有單位證明,一律不能進?!苯K于來到辦公樓門口,他這個冒牌指揮部保安被真正的指揮部保安攔住了。
打電話求助,辦公室內的同事帶著證明把他接了進去。緊接著,其他5位同事也費盡周折趕到了辦公室。
他們在辦公室連續住了23天。那段廢寢忘食的日子里,他們的主攻方向是如何提升單井產量。
“狹路相逢勇者勝。明知工作量很大,也只能往前沖。戲臺搭好了,大戲就要開演了,不能不上場啊。但,有無數的頭緒要厘清,你并不知道盡頭在哪里。那個摸著石頭過河的階段,實在太難了?!睆堛y濤現在還心有余悸。
“咋還沒打到儲層啊?”每次聽到這樣的話,張銀濤頓感“壓力山大”。每口井的情況不一樣,至少要調整五六次軌跡才能打到儲層。有段時間,30多口井同時鉆進,要編寫150萬噸規劃方案,要編儲量研究,還有其他日常性的工作,他真是又忙又累又焦心。
“現在想來,真得感激疫情那段時間全身心的投入?!睆堛y濤目光炯炯。這個長年伏案鉆研的年輕人,身上總有股不服輸的精氣神。

2020年4月,滿深1井橫空出世。新發現的一條億噸級富含油氣的超級大斷裂,橫貫塔克拉瑪干沙漠南部和北部。油氣富集區接通了。
滿深1井喜獲高產,大家信心更足了。
2020年初,塔河南油田被正式命名為富滿油田。像是得了彩頭,從此這個區域接連有了大發現。滿深1,滿深2,滿深3……30多口有代表性的重點井,喜報頻傳。
張銀濤他們在塔克拉瑪干沙漠腹地超深層油氣藏開發中交出了滿意的答卷。

富滿油田成為我國目前發現的最大超深海相碳酸鹽巖油藏。2021年,富滿油田打出5口千噸井、26口百噸井,建成中國石油集團公司效益建產示范區,入選“2021年度央企十大超級工程”。
如今的富滿油田,在塔克拉瑪干沙漠綻放出一朵朵絢麗的花,結出了累累碩果,成為沙海深處最絢麗的風景。面積超過1萬平方公里、油氣資源量超過10億噸的富滿油田,是塔里木盆地近10年來最大的石油勘探發現。
張銀濤團隊相繼獲得中國石油地質學會十大優秀找礦成果獎,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有限公司“科技創新團隊”獎、科技進步特等獎,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第十九屆青年文明號等榮譽。

張銀濤(中)和他的技術團隊
2022年8月,張銀濤獲得“中國地質學會第十八屆青年地質科技獎——銀錘獎”榮譽稱號。
《中庸》說:“誠之者,擇善而固執之者也。”塔里木油田對地球深部的探索和勘探已經堅持了幾十年,如今取得的成績里包含著一代代石油人的執念。
能源的飯碗必須端在自己手里,這是總書記的囑托,也是每個石油人的職責。
春天展開了歌喉,富滿油田的喜訊一個接一個。
2022年,富東1井勘探獲重大突破。富滿油田全年油氣當量達到328萬噸,成為我國深地領域上產速度最快的油田,是國家能源局公布的全國油氣勘探開發十大標志性成果之一。這意味著,又一個新的天然氣戰略接替區誕生了。
2022年是難忘的一年。疫情期間,張銀濤他們又搬進了辦公室。從秋天到冬天,窗外的樹葉黃了,窗外的樹葉落了。一個個夜晚,燈盞如星斗。
2023年1月18日,一個讓人熱血沸騰的日子。習近平總書記視頻連線慰問塔里木石油人,“大家長期在艱苦的環境下工作,在挑戰生命禁區,任勞任怨,默默付出,為我國的油氣勘探開發、西氣東輸作出了重要貢獻,功不可沒!”視頻里,總書記親切的聲音傳到每個石油人耳中。穿著紅工裝的石油人響亮自豪地回答總書記的問話。這是激情、感動、振奮的時刻。這一刻,空氣都被映紅了。厚厚的棉工服下是一顆顆火熱的心,是躍動的青春。
自2018年以來,富滿油田共打8000米以上深井60口。而這個春天,進尺9396米的亞洲最深水平井的成功,更加堅定了張銀濤和他的團隊的找油信心。
2025年,富滿油田將實現油氣當量500萬噸。箭在弦上,這個年輕的團隊又鉚足了勁,向更高目標發起沖擊。
文/通訊員 胡嵐 圖/塔里木油田提供
來源:中國石油報《北方周末》
附:張銀濤,生于1985年,陜西扶風人,畢業于西安石油大學,現居新疆庫爾勒,在塔里木油田勘探開發研究院從事地球物理科研工作。2022年榮獲“中國地質學會第十八屆青年地質科技獎-銀錘獎”榮譽稱號。先后榮獲“中國石油2021年度優秀科技工作者”“塔里木油田2019-2020年度優秀共產黨員”“塔里木油田勘探開發研究院2018-2019年度勞動模范”“塔里木油田勘探開發研究院2018-2019年度優秀共產黨員”“塔里木油田勘探開發研究院2017-2018年度十大創新人物”“塔里木油田勘探開發研究院2017年度優秀科技工作者”等榮譽稱號。他所在的團隊獲得2020年中國石油地質學會十大優秀找礦成果、2020年中國石油集團公司油氣勘探重大發現成果特等獎、2021年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有限公司科技進步特等獎、自治區第十九屆青年文明號等榮譽。

張銀濤圍繞縫洞型碳酸鹽巖油藏勘探開發關鍵技術問題開展攻關,創新發展了超深斷控縫洞型碳酸鹽巖油氣藏地質理論,先后主持走滑斷裂識別、斷控圈閉描述技術的自主研發,不斷完善碳酸鹽巖油藏描述技術,建立了斷控型碳酸鹽巖高效井位部署思路,獲得了滿深1、富源3等一系列重大發現,2021年組織發現了富滿10億噸級大油氣田,夯實了富滿油田上產500萬噸的資源基礎。2021年打出5口千噸井,26口百噸井,突破邊際效益,建成了中國石油集團公司效益建產示范區,入選“2021年度央企十大超級工程”。為保障國家能源安全、新疆經濟發展及塔里木油田建設世界一流大油氣田作出了科研工作者應有的貢獻。(來源:塔里木油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