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共青團中央、全國學聯指導中國青年報社、新東方教育科技集團、中國青年創業就業基金會聯合開展2022年度“中國大學生自強之星”尋訪活動結果揭曉,我校石油工程學院石工(教改)2001班梁歡榮獲“陜西省大學生自強之星”稱號,讓我們一起了解他的感人事跡學習他的奮斗精神!
梁歡:立根在破巖,志當存高遠

梁歡,男,漢族,中共黨員,安徽合肥人,石油工程學院石工(教改)2001班本科生。中國發明協會會員,現任西安石油大學青年研究中心學生研究員,曾任石油工程學院團委第一副書記(兼職),學生助理。所負責項目獲中國青年報、中國青年企業家協會2023年青年大學生創業就業計劃征集活動暨“荔”志青年支持計劃公益活動(創新創業類別全國僅30項),曾獲第十三屆“挑戰杯”中國大學生創業計劃競賽國家級銅獎,第十八屆“挑戰杯”全國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黑科技”專項賽恒星級作品,第十一屆“挑戰杯”陜西省大學生創業計劃競賽金獎,第十四屆“挑戰杯”陜西省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主賽道一等獎、紅色專項賽二等獎等國家級、省部級競賽獎項20余項。2021-2023年間多次參與國家級志愿服務活動及暑期三下鄉活動,并得到地方的高度評價,相關事跡被中華網、陜西在線、三秦學子陜西學聯等公眾號、媒體報道。
第十三屆“挑戰杯”中國大學生創業計劃競賽國家級銅獎(負責人);第十八屆“挑戰杯”全國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黑科技”專項賽恒星級作品(主要負責人);第十一屆“挑戰杯”陜西省大學生創業計劃競賽金獎(負責人);第十四屆“挑戰杯”陜西省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主賽道一等獎、紅色專項賽二等獎(負責人);第十二屆全國大學生電子商務“創新、創意及創業”挑戰賽陜西省一等獎及最佳創意獎(負責人);第十四屆中國大學生服務外包創新創業大賽西部區域賽創業實踐類三等獎(負責人);Mathorcup建模競賽——大數據挑戰賽全國三等獎兩項(其中一項負責);2022產業融合——新工科創新大賽全國決賽二等獎(工業和信息化部工業文化發展中心主辦)(負責人);第九屆中國國際“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陜西賽區銀獎及銅獎各一項(其中一項負責)。
劈波斬浪,一切艱苦皆為磨礪
如果說人生是一道難題,那么梁歡從一出生就要學習如何去破解,注定要開啟一段破除迷霧、劈波斬浪的旅程。梁歡出生在安徽的一座小村莊里,自小便與年邁的爺爺奶奶一起生活,“留守兒童”與“空巢老人”互相依偎,搭建起小小的家,全部的經濟來源都要依靠遠在千里之外務工的父母,乖巧懂事的梁歡總是用他稚嫩的雙手搶著為老兩口分擔家務。早日成長為家里的“頂梁柱”,是梁歡心中的小小夢想。
或許是因為平時與父母聚少離多,亦或許是從小經歷多、見識廣,因此不管是干活做事,還是待人接物,梁歡在同齡人中都顯得更成熟一些。梁歡8歲時,離開爺爺奶奶,被父母接到身邊上學。直至他14歲時,爺爺突發疾病,由于還有高血壓等基礎病,只能臥床養病,梁歡心疼爺爺,便主動提出轉學,再次回到了安徽老家上學,一邊讀書,一邊利用課余時間照顧爺爺的飲食起居。就這樣,在梁歡日復一日的悉心照料下,爺爺的身體漸漸恢復,梁歡也如愿以償考入了西石大。

梁歡在陜西省高校大學生“數字電商助力鄉村振興”啟動儀式上發言
“我曾經覺得很難熬,但我告訴自己只有堅持才能奔赴未來。”回想起和爺爺奶奶相伴生活的那段時光,梁歡內心滿是柔軟,同時他慶幸自己早早樹立了人生目標,也更加堅定了要靠自己努力闖出未來的信念。梁歡持之以恒的堅韌和他日夜兼程地付出,皆化作光亮,驅散霧氣,指引著他穿過荊棘,走向未來,擁抱明天。
前路既明,便只顧風雨兼程
對于梁歡來說,考入大學后并不是對青春的肆意揮霍,而是整裝待發、腳踏實地,不敢有絲毫懈怠,“我很清楚地知道這是我人生的關鍵時期”。這個階段的梁歡如同一只小船在海上前行,雖有方向指引,但過程注定不簡單。
從步入西安石油大學起,梁歡就認真對待所接觸到的每一門課程,除此之外,他會積極借助學校提供的各種資源進行自我充實,如名師講座、網絡公開課以及課程素質拓展等,主動去閱讀學科專著與專業學術論文,與老師同學探討各種學術問題。梁歡對學業的尊重與主動,也進一步激勵了他對本專業的學習興趣,自入學以來,他累計獲得國家勵志獎學金、品學兼優獎學金、三好學生、優秀共青團干部、創新之星等10余項榮譽稱號。
面對學業上取得的優秀成績,梁歡并未止步。在大二暑期社會實踐中,梁歡切實感受了老一輩革命家“創業”之艱苦,同時也從先輩身上汲取到了強大的前進動力,“只有通過不斷努力和嘗試,才能有機會真正去完成一項事業。無人問津也好,技不如人也罷,你都要試著沉淀下來,保持熱情和定力,去做自己該做的事。”此后,梁歡一頭扎進了船只與大海的較量中,隨海浪浮沉,或遇暗礁,或歷風雨,只管不斷劃槳。
每次在賽前,梁歡都會對比賽內容做充分的了解,分清側重點、找到突破點,在此基礎上進行選題準備。經過嚴謹的探討敲定選題后,便開始進行材料撰寫、PPT制作等準備工作,隨之撰寫并反復完善答辯稿,反推評委老師可能會提問的要點并進行預演,最后進行復盤總結。一次次的的積累,一次次的復盤,讓梁歡和他的團隊逐漸能夠掌握參賽節奏和注意事項,論其背后的艱辛努力,可能只有他們自己清楚。

梁歡和隊友參加“青年筑夢之旅”實踐團隊項目展
“剛開始對競賽真的一竅不通,好在有團隊伙伴們一起探索試錯,有指導老師進行方向帶領,一次失敗了,我們就把它當做第二次起步的經驗,團結一心共同努力,慢慢也就進入正軌了。”備賽的過程中,他們不懼風雨,一心航行向遠方。就這樣,梁歡和他的伙伴們從開始的手忙腳亂到后來的從容應對,一路走來皆是成長。
唯有熱愛,方能見社會、見生活、見自己
談起志愿服務,梁歡笑著說自己從中汲取到了很多。在抗擊疫情期間,梁歡曾多次擔任學校以及家鄉的抗疫志愿者,并受到了多次表彰。梁歡坦言:“我很樂意去做志愿服務,既能回饋社會、幫助他人,也能實現個人價值,這樣才能展現當代青年學子的精神風貌。”
自全國大學生科技志愿服務示范團隊選拔活動開始,梁歡響應團中央和學校號召,積極組織團隊,投身大學生科技志愿服務中,所負責的"西安石油大學油創小隊志愿服務團"入選全國300支大學生科技志愿服務示范團隊之一。在活動期間,梁歡帶領團隊多次前往秦嶺國家植物園進行科技志愿服務,團隊累計服務時長672小時,個人服務時長80個小時,累計新聞媒體報道16篇,獲得了秦嶺國家植物園的高度認可。

梁歡與隊友參加志愿服務
“忙碌是一種幸福,讓我們沒時間體會痛苦;奔波是一種快樂,讓我們真實地感受生活;疲憊是一種享受,讓我們無暇空虛”,梁歡用這樣一句話來形容自己的大學生活。出于對個人發展規劃的需求,他從進入大學開始便目標明確地奮斗,而每一次努力獲得的成就感,更是他汩汩不斷的動力,“我很喜歡我正在做的事情,很享受這種感覺。”
當然,在忙碌的學業之余,梁歡也會將時間留給生活。生活中的梁歡有著與很多人一樣的“同款”愛好——夜跑。從大二開始,他便開始堅持每天晚上跑步,除了天氣等特殊原因之外,在操場基本上都能看到他奔跑的身影,梁歡說道,“我覺得這個世界就是一場馬拉松,一路上會遇到很多的人和事,但最后還是要跑贏自己”。
一路走來,梁歡身上的這股韌勁只多不少。此次能夠獲得“陜西省大學生自強之星”的榮譽,梁歡在深感榮幸的同時也受到了極大的鼓舞,“十分感謝學校和社會為我們提供穩定的環境與平臺,讓我們能夠有機會去拼去闖,而對祖國的熱愛也是推動我不斷前進的動力源泉,希望我能夠成為一個為祖國、為社會、為學校做貢獻的人!”
不墜青云之志,永存赤之心,未來還有很長的路等著梁歡去探尋,道阻且長,行則將至,讓我們一起向榜樣學習,風雨兼程,不改初心!
記者:丁彬彬 薛靜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