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久久久久国产毛片,av影院在线播放,中出视频在线,日本瑟瑟视频,婷婷精品进入,国产在线观看网站,国产精品-去看片

學生 教師 校友 訪客

郵件系統 信息公開 ENGLISH

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中心 >> 師生風采 >> 正文

師者如光 微以致遠——記陜西省教學名師電子工程學院教授武曉朦

作者:宣傳部 發布時間:2023-12-04 10:17:35 瀏覽:

編者按:近日,第十三屆陜西省高等學校教學名師獎揭曉,我校武曉朦、張君濤、時保宏3位教師獲此殊榮。他們活躍在教學一線,努力探索教育教學規律,帶領教學團隊成長,對學校教學質量的提升起到了重要作用。從教多年來,他們潛心學術、堅持立德樹人、為人師表,深受學生尊重與愛戴。我們將陸續帶大家走近三位名師,傾聽他們的育人故事。這期為您講述電子工程學院教授武曉朦的故事。

武曉朦,我校電子工程學院教授,黨委教師工作部、教師發展中心(高層次人才辦)部長(主任)。陜西省教學名師。長期從事配電網自動化、電力系統繼電保護與控制、油氣管道焊縫缺陷檢測等領域的教學和科研工作。遴選為陜西省、河南省、中石油科技庫專家,教育部研究生學位論文評審專家。獲陜西省科學技術二等獎1項,陜西省高等學校科學技術二等獎1項、三等獎1項,陜西省高校教學成果特等獎1項、二等獎2項。

她亦師亦友,溫暖率真,是學生的主心骨。她潛心學術,身體力行,一顆赤子之心與學校發展同向同行。她不徐不急,潛心耕耘,所有的價值都將有幸福歸屬,這是她的教學態度,也是她的人生態度。她就是電子工程學院自動化系教授——武曉朦。

“教學是一個不斷朝著理想狀態邁進的過程”

“西石大是我求學的起點,亦是我教學的起點。”武曉朦本科畢業后留校工作,經過四年教學秘書和實驗員的歷練后站上她夢寐以求的講臺,開啟了教書育人的生涯,這一站就是二十六年。她從學生到走向學生,身份變了,不變的是對學校的熱愛,是對教育事業的執著堅守。

“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熱愛教育事業不僅是體現教師專業理想至善至極的境界,也是教師不斷追求的終極目標。武曉朦至今依然記得初為人師時,面對講臺下一雙雙苛求知識的目光,她的內心曾經有過忐忑,忐忑來自于自己的教學不能滿足學生要求的不安與惶恐。為此,她努力鉆研教材,課前充分準備,深入淺出地為學生闡述每一個要點,努力使課堂教學清晰化、條理化、準確化、生動化。除此之外,她還注重積累實踐經驗,經常向老教授和一些相關專業的專家討教,然后提綱挈領地把前輩的經驗和自己的思考傳授給學生。她常常泡在圖書館里找文獻、查資料,甚至會為一個教學數據在實驗室里反復實驗進行論證,目的只有一個,那就是將精準的知識點融入教學,使學生做到對知識點的舉一反三和融會貫通。

教學工作中,武曉朦始終以飽滿的熱情積極吸收先進的教學理念,不斷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從培養目標和內容上,改變了過去單一傳授知識或培養普通能力的目標模式,將知識、能力、素質進行有機融合,通過教學實踐活動培育學生深度分析、大膽質疑、勇于創新的精神情境,將專業知識技能與思政課相結合,構建培養跨專業能力的課程體系。注重課堂教學中與學生的互動和教學效果,重視教法和學法的指導,注重學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培養,踐行“在案例中教學”的理念,提升學生綜合素質能力素質。

隨著時代的變化,教學方式也在“變”與“不變”中尋找更適合學校和學生發展的新思路。在緊抓線下課程的同時,武曉朦也在持續探索線上課堂教學質量的提升。她開發了一套完整的“電力系統繼電保護”“電力系統暫態分析”課程多媒體課件;在網絡教學平臺建立教學資源庫,包含課件、題庫、試卷庫,課外補充讀物等。采用“學習通”等軟件,實現互動教學,包含簽到、投票/問卷、作業/測試、遠程輔導答疑。熟練應用信息化手段對學生學習狀態進行管理,組織課堂教學。多年的教學實踐和經驗積累,使得武曉朦獲得多項教學成績,她先后獲得學校“課堂教學質量”一等獎,主持完成精品課程1門、教材建設項目1項。

“將教學和創新作為一種挑戰”

“我們要培養學生挑戰理論框架的能力,這樣他們才可能會成為創新型人才,學術才能繁榮,社會才能進步。”在教學指導中踐行更新觀念、創新理念,正是武曉朦老師的初心。她也鼓勵學生堅守理想大膽創業,要敢于面對挑戰,敢于接受挑戰,迎難而上。

自1997年在學校任教以來,武曉朦打磨電力系統繼電保護、電力系統暫態分析等方面課程二十多年,形成了紛繁精彩、開闊立體的課堂生態,由此引導學生探索并突破理論框架的邊界。武曉朦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旨在引領學生感受與專業課程息息相關的電力系統問題,重塑繼電保護等學科意識。“課堂上按照課程的單一授課,學生沒有認識或者意識不到所接受的內容可能會使得他們未來工作中出現問題。學生認為理論學會了到了工作崗位再運用,但其實并不是想象的那么簡單”,武曉朦會結合電力系統運行中各種故障特點,組織學生分析問題,提出針對該故障的保護方法,并進一步分析這種方法存在的缺點,進而提出新的保護。一環套一環,循序漸進,帶領學生了解課堂所學的知識,樹立理論實踐相結合的意識。同時,她還對課程建設、課程思想、師資隊伍等方面進行研究,主持并完成7項教改項目。

武曉朦在指導學生科研方面也有自己的一套經驗。“我主張學生從身邊生活中找研究方向,準備三四個題目來和我交流,判斷能否進一步量化想法。只要他們課余時間想到實驗室來,我也會為他們提供一切需要的幫助,探究問題是個好習慣。”她相信,學生身邊的問題,往往是自身感知、疑惑并有解決動力和能力的問題。授人以漁,為的是讓學生有動力、有擔當,完成屬于自己的創新能力。她還注重指導學生將理論知識和實踐相結合,項目組的許多學生通過項目研究對科研產生濃厚了興趣,進而決定報考研究生。指導學生在研究生錄取的復試環節對科研項目的詳細匯報流程,幾位學生在復試淘汰率過半的嚴峻形勢下,正是以科研成果方面取得的成績獲得了復試組老師的肯定,分別被錄取為中科院、西安電子科技大學研究生。她所指導的研究生均入職國家電網、中石油管道公司、中石油安全研究院等單位。多年來,她先后指導完成5項國家級、6項省級、2項校級大學生創新訓練計劃項目,指導研究生科研創新基金20余項。指導學生獲得陜西省研究生電子大賽二等獎、三等獎7項,校互聯網+大賽銀獎4項。

“秉育人初心,盡璞玉之美”

“教書育人是教師師德的核心。循循善誘,誨人不倦,為黨育人、為國育才是一位教師矢志不渝的初心使命”。

在武曉朦的心里每名學生都是她的孩子、親人、朋友。她總是想學生之所想,及學生之所及。在擔任班主任期間,堅持在大二兩個學期為學生放英語聽力,她所帶的電氣0702班31名學生中29名通過國家英語四級,19名通過英語六級,四六級的通過率分別為93.6%和61.3%。同時,狠抓班風、學風建設,2008年11月該班獲得校“先進班集體”稱號,2009年6月該班作為全院唯一一個獲獎班級獲得校“優秀團支部”稱號,最終實現了該班學生全部就業。在她的執教生涯中還先后擔任自96-2班、電氣0702班、電氣2001班等多個班級班主任期間,無論從專業學習還是創新大賽都取得了優異的成績。

在武曉朦看來每一個學生都是獨特的。大家應該去想自己適合什么、喜歡什么,不能盲目自傲也不能妄自菲薄,要張揚個性活出彩,不能人云亦云。除了能力的培養,讓學生們領悟到生活中有很多重要東西,有很多值得感動、值得期待的東西。在課余時間,武曉朦為了更好的了解學生,通過與他們聊天談心,知道他們在學習的過程中存在哪些問題,以便促使自己在日常的講解中如何調整教學方式方法。畢業季的時候,是學生心理壓力最大的時候,她會針對一些重點問題給學生們進行疏導,不管是學生繼續求學還是選擇就業,她都會耐心地給出指導意見和建議;學生結婚,只要有時間她一定到場;過節的時候,她會熱情的邀請學生到家里做客,師生圍在一起暢聊學術、生活和各種趣事。她說“等我退休了,人老了,走在學校的林蔭道上,學生作為校友回來,當他看到我,不需要問候,只需要和身邊的人講,那位老師曾教過我,我就知足了。如果他再‘慷慨’一點,說這是我心中的好老師,我就更心滿意足了。”樸實的話語,顯示了師者的胸懷。

對生活的熱愛常常在點點滴滴之間,德育的熏陶也常常潤物無聲。時光可以見證,唯有更大的氣度和德性才可以長久承載更重的責任,我們創造的價值都應該有也可以有幸福的歸屬感。潛心耕耘、躬行求真、熱忱回饋,正是武曉朦帶給我們的解答。

記者:曲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