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三原縣東周兒童村創立21年的歷史中,西安石油大學是唯一連續20年每年看望孩子們的愛心團體,他們帶去了不太多的物資,為孩子輔導作業、帶他們玩耍,說起這些,老師和學生卻都說:“我們做的還不夠。”
孩子們出門機會少 聽說去西安早早就起床了
6月10日上午9時許,八路軍西安辦事處紀念館迎來了一群穿著紅色短袖的孩子們,每個孩子都有一個大哥哥大姐姐領著,有的哥哥直接抱著小弟弟,分外親近。這30名孩子來自三原縣東周兒童村,最小的5歲最大的19歲,哥哥姐姐是西安石油大學的學生。
“昨天告訴孩子們要來西安玩,他們早上6點多就起床了。”隨行的兒童村老師郭東方說,這些孩子都是父母一方犯罪入獄后沒人管才進入兒童村生活,和普通家庭的孩子比出門機會少很多,所以聽說要出門玩都很開心,說好的7點半出發,結果很多孩子6點多就起來了。而且孩子們都很喜歡大學生,這是哥哥姐姐第二次帶他們出門游玩了,去年去了曲江海洋館。
“小朋友們好,我是你們胖胖的石叔叔,今天參觀你們要乖乖的,明年帶你們去野生動物園,哪個小朋友不聽話我就把他留在老虎籠子里。”西安石油大學機械工程學院團委書記石少虎的開場白引得孩子們陣陣歡笑。
“我們喜歡哥哥姐姐 因為他們和我們平等對話”
隨后,孩子們在哥哥姐姐的帶領下參觀了紀念館,知道了戰爭年代很多人在10歲左右就參加了革命,步行去延安;學習到他們經常唱的那首歌《讓我們蕩起雙槳》的作曲者劉熾曾在這里工作,還現場唱起了這首歌;看到那個年代領導人乘坐的“雪佛蘭”小轎車時激動不已。
17歲的王小龍在陜西汽車技工學校學習電器維修,他說,以前學習不太好歷史知識也沒學多少,講解老師將歷史故事講得很生動他很喜歡聽,來這里學到不少知識。
孩子們說,這是第二次和石油大學的哥哥姐姐們一起出門,去年去了海洋館,他們很喜歡哥哥姐姐,因為他們不僅帶他們玩,平時去兒童村給他們輔導作業,最主要的是能和他們平等對話,不像有的叔叔阿姨,看他們的眼神很奇怪,有種憐憫和同情。
堅持20年的服務 他們覺得自己做的還不夠
石油大學大三學生蘇金玉從大一開始去兒童村服務,“我有時候會很難過,因為我不能為他們做更多。”蘇金玉說,之前讓孩子們寫下自己想要的東西,有的孩子說想要不在身邊的人回來,那一刻她特別難過,但同時也覺得很無力。這種交流讓她覺得,長大成人,就應該承擔更多的社會責任。
西安石油大學機械工程學院團委書記石少虎2008年開始參與這項志愿服務,每年他們都會在全校進行募捐,募捐所得于每年六一兒童節前后以現金或物資的形式捐給兒童村的孩子。從去年開始會帶孩子們出來活動一天,希望他們能度過快樂的一天,平時每個月學生志愿者會前往兒童村服務一到兩次,為孩子們進行課業和心理輔導,陪伴他們游戲玩耍。服務過程中他們發現,其實這些孩子因為特殊的家庭背景還是存在心理陰影,有個志愿者有一次帶了十幾個熟雞蛋去看望孩子,因為那個孩子說媽媽在被捕前曾準備給他煮雞蛋,沒來得及煮就被抓走了。“能說出心里話的孩子不多,所以孩子們特別需要長期的陪伴和關懷。”石少虎說。
孩子們需要解開心結 持續的陪伴很重要
“孩子每次聽到警車響,就哭著說警察要來抓爸爸。”兒童村生活老師王老師說,這些孩子雖然小,但她們對父母的事情都很清楚,很多孩子還目睹了父母的作案過程,真的需要解開心結融入社會。
“我們不會回避問題,要教孩子接受現實。”兒童村老師郭東方說,兒童村現有37名孩子,6歲以上的孩子都知道自己的身世,他們的目的是幫助孩子健康成長,所以攤開心事曬曬太陽,早面對比晚面對更好。一些愛心人士擔心刺激孩子,帶著憐憫的心理和孩子相處就會不太自然,其實大可不必,只要帶著一顆愛心,平視孩子,她們都會感受到。
兒童村村民委員會主任楊彪也稱,每個來兒童村的孩子其實都經歷了一個痛苦的過程,或多或少都有心理上的問題,所以不僅需要物質上的幫助,更需要大人拉他一把,陪伴他度過心理障礙。所以像石油大學大學生的這種陪伴很有必要,她們陪孩子寫作業,帶他們跳舞、畫畫,這兩年還帶他們出去長見識,這些都給孩子們帶來了很大的幫助。楊彪稱,他從1996年兒童村創立之初就在這里,石油大學的師生是唯一堅持了20年每年都來的愛心志愿者,非常感謝他們,也希望更多的愛心人士能給這些孩子們給予關愛和幫助。

鏈接地址:????http://news.hsw.cn/system/2017/0610/785351.shtml?rand=qlnCra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