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全面落實我省“陽光護航”心理育人宣傳季各項工作,不斷推進我省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創新發展,提升我省各高校學工干部、心理咨詢專業人員的工作能力和專業技能,5月10日至11日,來自省內的35名教師參加了“現實主義療法----情愿卡”工作坊的學習,這同時也是“陜西省普通高校心理委員工作暨朋輩輔導論壇”的會后工作坊。
工作坊由教育咨詢博士金天博士主持。她首先介紹了“情愿卡”的使用原理和使用方法,情緣卡是讓咨詢在游戲般輕松愉快的氛圍里進行,幫助求助者更加清楚自己選擇的心愿,促進對話雙方準確地理解彼此的深層情感和愿望。情愿卡包括情緒卡及愿望卡,是用“所見即所得”的方式,幫助來訪者理清心理事件中的各種情緒,并厘清自己真正的愿望,在充分梳理感情和明確愿望后,探索可以給自己帶來良好改變的行動。
在為期兩天的工作坊培訓中,大家通過體驗,逐步感受到“情愿卡”的神奇所在,并針對大學生的不同需要,設計了快樂學習、健康生活、宿舍友誼、民族團結等主題的七套情愿卡課程方案,同時還深入學習了如何利用“情愿卡”進行個人咨詢和矛盾仲裁的方法。
通過“情愿卡”的學習,受訓者不僅使自己的情緒得到了充分的釋放,從糾結到放下,而且提高了共情與表達的能力,能夠幫助教師與學生進行更深入的交流,用自身的力量去梳理學生情緒,指導學生成長,促進學生綜合素養的提升。大家一致認為,情愿卡簡便、易學,好操作,是適用于心理咨詢、團隊訓練、朋輩輔導的實用工具。
工作坊現場1

工作坊現場2

工作坊合影

附:金天,韓國國立首爾大學獲教育咨詢博士,在韓工作學習近18年。2015年回國,創辦深圳市金天健康心理咨詢教育研究院有限公司。現為韓國學校心理咨詢支援中心常任理事、環球青少年學會理事、《環球青少年研究》編委。擁有韓國家庭心理咨詢學會督導級資格、韓咨詢學會一級資格和中國心理學會注冊系統心理師資格。主要研究方向為情緒、情感的功能和調節理論。代表著作有:《感受性訓練》、《青少年啟導?對》(2012年獲韓國文化觀光部優秀圖書獎),《跨文化青少年研究》,《跨文化人際關系訓練》(2009年獲韓國文化觀光部優秀圖書獎),《中國和韓國的基礎教育比較》等。擅長使用人本表達性藝術治療的方式進行兒童·青少年·夫妻及家庭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