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偉,地球科學與工程學院資源勘查工程專業,勘探2001班本科生。曾獲國家勵志獎學金、品學兼優一等獎學金;獲第七屆全國大學生測井技能大賽二等獎。防疫期間,志愿服務時長超500小時,獲“最佳志愿者”稱號。現已考取北京大學石油地質學專業碩士研究生。
對于劉偉來說,考研之路,除了漫長的沉淀,更重要的是能直面“險峰”而不退縮,堅守“本心”而不放棄。而考研帶給他的收獲,遠比“考上北大”更多。
志在北大砥礪前行
“我想,也許每位學子心中都有一個清北夢。”在大三時,當劉偉面對考研和就業抉擇時,他毫不猶豫地選擇了考研。劉偉擁有三段實習經歷,在實踐的過程中,他愈發認識到自己所掌握的知識還不夠,因此,他下定決心要通過考研進一步提升自己。
查找考研院校的過程中,劉偉注意到,在北京大學也設有石油地質學專業。前沿的研究方向、強大的師資力量、優渥的學習環境……,令他心生向往。綜合考量了個人學習情況、往年錄取分數線、考試科目、學習資料獲取等基本情況后,他不再猶豫,定下心,鉚足勁,向北大“進軍”。
凡事預則立,合理分配自己的時間,對于考研來說尤為關鍵。面對這一必修課題,劉偉給出了自己的答案。大三下的課業同樣繁重,為了保證自己的績點,他選擇循序漸進地復習,利用課余的碎片化時間,從單詞、高數切入,初步對考察內容有所了解。結束了大三的課業之后,為了能更好地約束自己,劉偉決定從宿舍搬進教師公寓,并給自己制定了學習規劃。前期,劉偉通過制定學習清單來給自己布置每日任務:七點半準時起床,利用早上頭腦清醒,有利記憶的時間,做數學題、背單詞、或背政治和專業課;下午的時間則分配給英語閱讀和網課。在適應了高強度的學習生活之后,即使沒有學習清單,他也能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保質保量完成任務。暑期留校備考期間,劉偉總會在天臺背書。盛夏的天臺很熱,暑期的日子總是滾燙的,但陽光卻將前方的路照得無比明亮。
能考出131分的數學高分,劉偉有自己的心得:“學數學是一個策略問題。”面對長難公式,他在記背的同時重視對公示的推導,再通過反推做題邏輯將知識點融會貫通,從而完成知識在大腦中從輸入到輸出的閉環。同時,學會在復習重心上做好“加減法”,是尤為重要的一環。“加法”,旨在鞏固自己已經熟練掌握的知識點,確保考試時不丟分;對于少數自己很難啃下來的難點,則做“減法”,確保考試時不在上面花太多時間。
“山高自有客行路,水深自有渡船人。”這一套復習“小連招”,給了劉偉在考場上從容應對、揮筆自如的底氣和實力,最終守得云開見月明。
一念既出萬山無阻
二零二三年九月底,考研報名在即,“考數學(三)、換專業課科目”這一消息化為當頭一棒,給了劉偉一記重擊。即便如此,他絲毫沒有更改考研目標的想法,反而越發堅定。“在下午報名時得知消息,結束當天的學習任務后,晚上劉偉就開始根據新增的考試內容尋找相關的復習資料,他清楚地明白,抱怨并不能改變現狀,行動才是沖破阻礙的唯一辦法。
“我已經沒有時間去崩潰,我的生活都被突然到來的數學(三)填滿了。”他沉下心來,分析了這一突發情況對他的利弊,即使重頭再來,所有競爭對手此刻都和自己站在同一起跑線上,狹路相逢勇者勝,他不退縮,也不畏懼前進。
考研報名結束后,時間變得更加珍貴。劉偉迅速調整了自己的備考策略,在他的規劃中,一天10個小時的學習時間,8個小時用來學習數學。劉偉一邊通過網課細致學習知識點,一邊通過做題不斷鞏固自己的知識體系,及時發現問題,查漏補缺。若是遇到實在難以解決的問題,劉偉則會請教身邊的老師和同學,通過他們耐心的講解,將遇到的難點逐一攻克。
“連做夢都在背專業課,這是我當時最真實的處境”,無數繃緊的日子里,劉偉一個人度過了最難熬的時光。如今再次回憶起這段經歷,劉偉認為,這是考研路上的一次沖擊,但同樣也是一個機遇。他拼盡全力學習的數學,也成為了他被錄取的關鍵優勢。
篤志前行雖遠必達
在過往的大學生活中,回顧自己參與過的各項活動,劉偉認為:經歷的每一次鍛煉最終塑造出了現在的自己。
決定考研之后,劉偉因報名參加第七屆全國大學生測井技能大賽,直到五月份才開始正式備考。犧牲復習的時間參加比賽,劉偉并不后悔:“我想先專注把眼前的事情做好。通過這次比賽,不僅提升了我的專業性技能水平,更開拓了我的眼界。”通過和其他頂尖高校的老師、同學接觸,讓劉偉堅定了在專業上繼續深造的想法,并堅信知識會改變命運,而考研則是很重要的一步臺階,他一定得跨上去。
“求則得之,舍則失之,求之有道,得之有命。”這是劉偉最喜歡的一句話,也正是這句話,支撐他度過了無數個備考的日與夜。而“做到最好”,是他對自己的要求,也是對自己的開導。劉偉在決定報考目標之后,沒有告訴任何人,而是化壓力為動力,全力以赴,“且試一試又何妨?我不想讓自己后悔,盡力去做,去看一看自己的水平在哪里。”
而在考研復試期間,劉偉得到了許多來自前年保研北大的學長王志超的幫助。心懷感激之余,他暗自立下目標——未來幫助更多想要考清北的西安石油大學同學,以盡自己綿薄之力。他認為,身為西安石油大學的一名學子,這是他應做之事,日后他會勤于律己,為西安石油大學發一份熱、爭一份光。
在本科最后的階段,劉偉卸下了考研的擔子,馬不停蹄投入到畢業論文的寫作中,同時,他保持著越戰越勇的良好勢頭,為日后在北大的學習生活提前做準備。林無靜樹,川無停流。劉偉前進的腳步不會停歇,接下來,他將進入一個新的學習階段,繼續在北京大學書寫自己的精彩故事。
學生記者:龐景月 馮茜 指導教師:劉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