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8月,西安石油大學第25屆研究生支教團奔赴陜西省安康市漢陰縣,開展歷時一年的支教工作。在這期間,5位石大青年始終秉承著“好學力行、自強不息”的校訓,不斷踐行“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志愿服務精神,積極弘揚鐵人精神,5個人、4個月、650名學生,西石大第25屆研支團在祖國西部正譜寫著屬于他們的青春華章。
成長與溝通——李紀新
細細一算,在期中考試結束了后,我和孩子們也已經共度3個多月了。很高興他們能邀請我參與到他們的學習與生活中去,每天早上和他們一起跑操開啟新的一天,再到晚上晚自習結束領他們回去宿舍,一天24小時,16個小時都和他們在一起。

看著他們一天的作息生活,我仿佛感覺自己也回到了高中,那些奮斗的日子。陪伴著這群學生的成長,每天為他們傳授新知識,這是我在支教生涯中最大的喜悅。每逢周五放學時,他們都明白我沒法回“家”,因此常常邀請我去自己家里做飯給我吃。


他們知道我來自關中地區,而陜南的飲食以米飯為主,因此孩子們親自學習拉寬面,為我烹制油潑面。在他們家中,我感受到他們與我之間并沒有太多的隔閡,反而將我當做朋友、兄長般對待,讓我在離開親人身邊時也擁有了第二個家。在這里,他們用愛感化著我,用自己的行動不斷激發我的動力。不久前的期中考試中,見到班級中一位同學榮獲年級第一的成績,著實令我振奮不已。同時,班級在年級排名第二,也彰顯出我們整個班級在激烈競爭中的出色表現,這正是我們45位同學共同努力的成就。

收獲與奉獻——秦琪舒
不知不覺,來漢陰已經一百多天了。看上去平淡的支教生活里,總會有些難忘的瞬間,在心中泛起漣漪。“小秦老師你看我給你帶了啥。”“老師我跟你說這個可好吃了。”“老師明年春天李子,桃子,櫻桃熟了我都給你摘。”……在這里,最大的幸福和快樂是學生給的。課間,經常收到小粉絲們的愛的禮物,幾顆糖,巧克力,貼紙,甚至是家里種的柚子、地瓜……日復一日的支教生活中,總有一些小瞬間帶給我“一絲”甜蜜,“一絲”溫暖,“一絲”感動。想起那天他們在操場上上體育課,看到我之后笑著跳著說:“英語老師,英語老師來了。”在藍天和暖陽下興高采烈地向我揮著手,那一瞬的驚喜和感動難以言喻。得知我發燒,一個個跑來給我送藥“老師你嗓子痛嗎?”“老師感冒靈不夠我還有。”“老師喝這個,效果好。”上晚自習時,突然往我手里塞一個暖手袋;感冒高發時期他們會提醒我戴好口罩;有時批評完學生,怕我生氣,跑來寬慰我……太多太多溫暖的瞬間填滿了與學生相處的時光,他們就像明亮的小太陽,照耀著、溫暖著我。你的用心,他們看得見。你對孩子們的好,他們會記得,會表達,會回應。盡管現在我還是會在批改作業、強調紀律時嘆氣,但更學會了告訴自己:別急,每一朵花都有花期。向陽生長,一年的時間,我足夠等待他們綻放。


責任與擔當——李文文
學期過半也便意味著支教這段旅程已走過了四分之一,我懷著復雜的心情寫下這3個多月的感觸。上周剛進行了本學期的家長會,從得知時的不安與忐忑,到準備時的用心,再到真正看到家長們,與他們聊起孩子,聊起教育,聊起家校合作時的從容,我想:我表達了我內心真實的想法,對他們的建議,至于成效幾何,還需且行且看。


說回上課本身,隨著與同學們之間配合逐漸默契,備課越來越充分,上課時我也逐漸自信從容了許多,同學們的掌握程度也高了很多,此次全縣統一進行的期中考試算是給同學們,也給我自己了一個正向的反饋。我們班的語文成績與上學期相比,在同年級組進步了2名,在縣上進步了9名,于我而言,至少讓我知道了我努力、抓的方向是正確的,也是對我這兩個多月最好的鼓勵。


說起支教生活,我逐漸習慣了這里的忙碌。這個向好的過程中,學校里的老師、辦公室的前輩、我們五年級組的五個小姐妹們幫助了我很多;還有我的搭班老師,聽課、開會等麻煩了他很多次;大學里團委的老師,在冬天來臨之前,為我們五個安置了過冬的家當——電暖器,這些關心與幫助讓我這些路走地更順了一點,效率更高了一點,心更暖了一點,很感謝他們。同時我和另一個支教小伙伴鑫雨還有一項送教工作,每隔兩周去一趟身體不便行動的小孩家中(附近的村子),她10歲,智力和身體有殘疾,比較嚴重,我們幾個老師周末也在學校,每一次在她家多待一段時間,教她一些基礎的拼音、數字、漢字,教她背詩、繪畫和唱歌,陪她聊天,開導她,盡我們所能給她帶一些零食、學習用品等等,已經從最初的感觸到了如今的盡所能改變,我想這也是我們作為青年黨員所應承擔和能做的最好的行動了。但行好事,莫問前程,之后的支教生活我也會從一而終,不負自己;前途似海,來日方長,祝我們班的57個小朋友和送教的小朋友。
平凡與堅守——劉鑫雨
回顧這三個月來的支教生活,我的感觸是:在忙碌中,充實且快樂著。從八月底來到這里,邁入新的校園,我在不斷成長著。學高為師,德高為范。我從來沒有把自己當成一個“流水的兵”,總是以高度負責的精神,在平凡的支教生活里辛勤付出。由于對小學的學科特點不熟悉和教學經驗的不足,剛剛踏上工作崗位的我確實是一個不小的挑戰,我努力地克服困難,勇敢承擔起任務。并且利用課余時間,積極認真地去聽其他老師的課,虛心請教,認真學習他們的授課方法和授課技巧,以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還與他們一起討論課堂上遇到的情況,盡自己的最大能力傳授知識,這真是一個充滿艱辛的過程,但我在克服,在努力,在進步。


教學之余,我也是一名黨政辦干事,需要負責學校的人事、黨建相關的工作,記相關的會議記錄、為重大活動拍照片、編輯紅頭文件、整理人事資料等,這對我也提出了比較大的挑戰,從最初的不會拍照,到學著拍照,到如今的能拍好照片,我在不斷的實踐中獲得學習和成長。支教活動中,我們同甘共苦,隊友間的歡聲笑語、彼此傾訴、無所不談,建立了深厚的友誼。我也深刻地認識到了團隊合作的重要性,腳踏實地做事的必要性。我們經常一塊討論如何做一位稱職的老師,如何管理班級,如何講好課程。對于未來,我會繼續抱著熱忱的心,發揮青年黨員的先鋒帶頭作用,盡可能的溫暖每一位孩子,收獲獨屬于我的支教生涯。

幸福與記憶——牛夢園
在這彌足珍貴的一年支教的日子里,我站上了我夢寐以求的三尺講臺,每節課上孩子們那一雙雙眼睛里看到的是知識,而我看到的是純潔與坦誠。這段時間對我來說最大的收獲是擁有了一種強烈而又真實的幸福感和滿足感。這種幸福來源于學生對我的認可與喜愛,是從什么時候開始的呢,是他們問我“老師你明年還帶我們嗎”“老師我們班同學都可喜歡你了”“老師你什么時候走啊”“你走的時候可一定要給我們說,不要偷偷走”的時候,是上課前有學生專門來辦公室找我跟我一起去教室的時候,是我們一起合照的時候孩子們天真而純潔的笑臉,是下課時一群五年級的女生抱著我不讓我走的時候,也許是給二年級上社團活動課,走過二年級的樓道被學生簇擁起來打招呼的時候,這段時間的點點滴滴在我腦海中留下了深刻的烙印。
正是這種強烈的幸福感的存在,這一年的支教生活一定會成為我記憶中最珍貴、最值得珍藏的一張照片,歷久而彌新。

回首走過的每一天,充滿感慨與溫暖。這段時間里,我們與這些可愛的孩子們一起學習,一起成長,也一起分享了生活的點滴。我們親身體驗到了他們的堅韌和善良,也被他們深深感動。感謝這些孩子們的笑容和真誠,感謝他們家庭的溫暖款待。這個支教之旅可能只是短暫的相遇,但它將永遠在我們的心中閃爍,激勵我們堅定前行,將愛與知識傳遞給更多需要幫助的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