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久久久久国产毛片,av影院在线播放,中出视频在线,日本瑟瑟视频,婷婷精品进入,国产在线观看网站,国产精品-去看片

學生 教師 校友 訪客

郵件系統 信息公開 ENGLISH

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中心 >> 師生風采 >> 正文

行遠自邇 積厚成器

——記我校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焊接技術與工程專業

作者: 發布時間:2020-10-20 10:27:27 瀏覽:

秋風吹渭水,桃李滿神州。日前,2020年“中國科教評價網”焊接技術與工程專業排名公布,我校焊接技術與工程本科專業排名全國第3,在西北地區位居榜首。

1986年秋,我校首次開設焊接工藝及設備專業,1999年更名為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專業,2011年再次更名為焊接技術與工程專業(以下簡稱焊接專業),現隸屬于我校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自該專業成立以來,學院持續加大投入力度,積極推進專業改革與建設,取得了明顯的建設成效:2010年建成了國際焊接工程師培訓基地;2011年獲批陜西省特色專業;2013年被批準為教育部卓越工程師計劃試點專業;2014年獲批陜西省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開創了“學歷教育+職業資格培訓”的人才培養模式,并獲得陜西省教學成果獎2項;2019年入選陜西省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人才培養質量穩步提升,專業的社會認可度和影響力不斷擴大。

焊接專業目前擁有一支學歷、年齡、職稱和學緣結構合理、團結協作、教風嚴謹、科技創新能力強、學術氛圍活躍的師資隊伍。29名專業教師中50%具有高級職稱,80%具有博士學位,其中教育部新世紀人才1人、陜西省級教學名師2人,獲批“陜西省優秀教學團隊”與“陜西省科技創新團隊”,現已形成了由教育部新世紀人才和省級教學名師領銜、在石油工程材料焊接領域成果突出的教學研究團隊。近三年來,焊接專業教師主持獲批國家級、省部級項目30余項,橫向課題50余項,累計科研經費逾千萬元,獲省部級科技獎勵3項;發表學術論文140余篇,出版學術專著8部;完成教改課題6項,獲省級教學獎1項;發表教研論文10余篇,出版專業教材2部,獲省級教材獎2項。

焊接專業高度重視實踐教學條件建設,先后建立了焊接與防腐技術校級重點實驗室,陜西省焊接鋼管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陜西省實驗教學示范中心等省級、校級實驗室與研究中心。依托省級研究中心,專業先后購置了包括激光/焊接熔覆、熱模擬實驗機、摩擦焊機、CO2焊機等一批先進焊接設備,以及透射電鏡、掃描電鏡、X射線衍射儀等分析檢測設備,這些基礎實驗室的儀器設備和實驗臺等設施達到了國內先進水平,為焊接專業本科生課程實驗與實踐教學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保證了本科教學質量和效果。

焊接專業以培養具備良好的專業技能、解決工程問題的能力、創新能力、國際化能力的高級焊接技術人才為目標,以卓越工程師培養計劃、國際焊接工程師(IWE)培訓為基礎與抓手,建立了“學歷學位教育+國際職業資格培訓”的高級焊接人才培養模式。專業課程夯實了學生的專業基礎,國際焊接工程師培訓(IWE)開闊了學生的國際視野,國際、國內認同的資格證書更是拓寬了學生的就業渠道,助力學生畢業之后駛入個人發展快車道。近3年,本專業畢業生考研錄取率增幅達146%59名應屆畢業生考入西安交通大學、大連理工大學、曼徹斯特大學等國內外著名高校攻讀碩士學位。畢業生就業率始終保持在95%以上,很多畢業生已經在石油石化、航空航天、汽車、軌道交通等領域脫穎而出,成長為單位的中流砥柱。特別值得一提的是,西氣東輸長輸管線1/3的負責人均來自于我校焊接專業。

90級焊接專業畢業生劉濤,現任中油國際管道有限公司中塔天然氣管道項目黨總支書記、總經理。劉濤先后參與和主持了陜京管線、科威特輸油管線、西氣東輸管道等十幾項國內外大型工程施工建設,多項工程獲得國內外諸多榮譽。

95級焊接專業畢業生張慶善,現任中國石油天然氣管道局第六工程公司項目經理。從渤海灣到遼東灣,他帶領團隊形成了多項專利技術和特色施工方法,成功應用于海底管道施工并取得了顯著成效。他還帶領團隊圓滿完成了坦桑尼亞海底管道施工任務,實現了我國在非洲地區海底管道修建零突破。

97級焊接專業畢業生祁俊峰,現為我國空間技術研究院主任研究員,航天科技集團五院北京衛星制造廠有限公司材料和工藝保證中心主任、復合材料空間3D打印系統負責人,曾參與天宮一號的研發。他負責的國內自主研發的復合材料空間3D打印系統完成了全球第一次在太空開展連續纖維增強復合材料的3D打印實驗,驗證了微重力環境下復合材料3D打印的科學實驗目標。

像這樣在自己崗位上為祖國建設默默奉獻的焊接專業畢業生還有很多,他們在平凡崗位上書寫著中國青年的責任與擔當。偉大夢想召喚奮斗,偉大精神激勵前行。焊接專業的老師們將知識與理念潛移默化地傳遞給學生,焊接專業的畢業生不僅掌握了扎實的專業知識,還練就了較強的知識轉化應用能力、國際化視野和綜合素質,他們正在以獨特的視角與方式,描繪著祖國壯闊的石油石化版圖和縱橫交錯的交通網絡,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貢獻著自己的力量。


文:李霄、董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