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
2020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在北京舉行
在這個國家最高科技獎勵的榮譽簿上
再次留下了西石大人的印記
我校2000級校友劉昕獲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
西石大榮光

催化裂化汽油超深度加氫脫硫—烯烴分段調控轉化成套技術:針對現有催化裂化汽油清潔化技術不能兼顧降低烯烴含量和保持辛烷值這一世界性難題,該項目開發出具有完整知識產權的催化裂化汽油超深度加氫脫硫-烯烴分段調控轉化成套技術,攻克了我國生產國V/國VI標準清潔汽油的難題,為我國乃至世界煉油工業提供了一種國際領先的清潔油品生產技術。
人物介紹

劉昕,中共黨員,中國石油四川石化有限責任公司職工,為公司汽油加氫裝置負責人,渣油加氫裝置和MTBE裝置生產技術工人。
2004年7月,劉昕畢業于我校化學化工學院化學工程與工藝專業。畢業后,他就職于中國石油獨山子石化分公司,先后在加氫裂化裝置操作、技術員崗位、公司生產準備部、開工指揮部工作。2010年7月,他被調入中國石油四川石化有限責任公司,目前主要負責催化汽油精制裝置、渣油加氫裝置和MTBE裝置的生產運行管理工作。

劉昕在校期間獲評“優秀學生干部”,曾任學院學生會主席

劉昕(右二)與同學在學校假山的留影
作為一線生產人員,劉昕從事煉油加氫工藝的生產和技術管理、研發工作,先后參與了四川石化公司渣油加氫、柴油加氫和蠟油加氫裝置的首次開工準備工作;主持完成四川石化公司首套裝置-煉油火炬的開工工作;主持完成催化汽油精制裝置的設計、生產準備、首次開工、日常生產、技術和管理創新、生產難題攻關等工作,取得了巨大的經濟效益,僅2017-2019兩年時間,催化汽油精制裝置就創效5.19億余元,新增稅收2.2億余元。
他主持的催化汽油精制裝置屬于環保裝置,自2016年首次開工至今已經累計生產精制車用汽油427余萬噸,利用自身條件先后完成車用汽油由國III到國VI的質量升級,脫除車用汽油中硫689.1噸,減少汽車尾氣中二氧化硫排放1078.1噸,為川渝等本廠車用汽油銷售地區的生態環境保護與污染防治作出巨大的貢獻。
他還開創了汽油加氫脫硫GRADES技術的“低溫脫硫生產操作技術”,此項技術通過查新并獲得科學技術成果評價為國際領先,所負責的汽油加氫裝置優異運行效果被含五位院士等專家完成的科學技術成果評價中引用認可。

劉昕在廠調整油壓
2016以來,劉昕先后榮獲中國石油四川石化有限責任公司“優秀共產黨員”3次,“安全生產先進個人”1次,廠處級稱號“安全先進個人”“一等功臣”“二等功臣”“雙文明建設先進個人”各1次以及2019年度“彭州工匠”、2021年度“成都工匠”“成都市百佳職工創客明星”“成都石化工業學校卞國蓉技能大師工作室指導老師”等榮譽稱號。
截至目前,劉昕擁有實用性發明專利1項,四項計算機軟著權;先后發表專業論文14篇;主持四項生產難題攻關項目、創造效益超過1.5億余元;主持110萬噸/年Gardes技術催化汽油精制裝置的工業應用和技術創新,取得四川石化公司科技創新成果四項、管理創新成果四項和成都市管理創新成果兩項。
此次“催化裂化汽油超深度加氫脫硫—烯烴分段調控轉化成套技術”能獲得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作為裝置籌建人和負責人的他對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工匠精神”深表認同,“其實汽油加氫裝置在現代煉化企業里面只是一套中小型裝置,但是裝置不論大小,崗位不論高低,只要我們能耐下心長期鉆研,逐漸地熟悉精通流程,不斷地優化提升業務水平,最終就會成為這個行業內的標桿,開創新的應用技術并推廣應用。”他深有感悟地說。

本文來源于西安石油大學官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