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分熱,發一分光,就令螢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里發一點光,不必等候火炬。”參加完鄠邑校區核酸檢測志愿服務的周思雨在日記里這樣對志愿服務工作真摯告白。
自12月初,西安新冠肺炎疫情暴發以來,作為學校青年志愿者協會會長、疫情防控志愿者臨時團支部副書記的化工(卓越)1901班周思雨積極響應學校號召,在鄠邑校區組織和招募儲備應急志愿者1000余名,每天帶領100余名志愿者積極參與學校疫情防控一線志愿服務工作,不管是核酸檢測、物資搬運還是研究生考試當天的道路指引,處處都能看到她的身影。

就在接受記者采訪前,周思雨剛剛組織完核酸檢測志愿者的值班交接工作,流著汗的她氣喘吁吁地說:“要做好每批次100多名來自不同院系不同年級志愿者的培訓和任務交接工作,還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即便如此,稍作休息后,她又趕往下一棟宿舍樓查看志愿者是否交接到崗。
周圍人都驚訝于身邊這個20歲的小姑娘似乎長者“三頭六臂”,有用不完的勁。但不為大多數人所了解的是,這僅僅只是周思雨近3年志愿服務的一個縮影。
自2019年加入學校青年志愿者協會以來,周思雨始終以飽滿的熱情和積極的心態投身于學校青年志愿服務工作。近三年來,先后參與并組織500余名同學,分別前往鄠邑區戶電路小學、周貴坊小學、鄠邑區特殊教育學校和天怡豐祥敬老院等,積極開展“大手拉小手,愛心支教行”“情系敬老,愛撒花甲”“關愛折翼天使,陽光助殘”等品牌志愿服務活動,受到了當地群眾的好評,也贏得了廣大志愿者的普遍贊譽。

特別是21年下半年,青年志愿者協會克服因疫情不能外出進行志愿服務的困難,一方面在面向全校老師和同學開展“青衿百贈,匯愛成音”捐衣活動,累計募捐到8792件衣物,統一上交到西安市慈善會,由他們二次消毒后轉運給貧困山區;另一方面以團中央《青春愛運動 健康強中國 一起云支教 共同迎奧運|全國大學生2022年寒假“返家鄉”社會實踐專項活動》為依托,招募100名大學生志愿者,與安康市漢陰縣團縣委共同開展“百名大學生志愿者陪伴中小學生一起讀一本書”活動。
這樣不累嗎?“累!”但周思雨的快樂也很簡單,“予人玫瑰,手有余香,獲得是快樂的,給予更是一種享受!”她希望所有人都能夠在“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志愿精神感召下,真心實意的為他人付出,用生命去感動生命,讓志愿服務精神深入人心,讓志愿服務成為一種生活態度!

文:岳天宇 審核:何國強 編輯:武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