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省第六屆研究生創新成果展獲獎作品名單日前公布,我校人文學院設計系2020級藝術設計專業碩士研究生方楠楠(指導教師為周鳴勇)的作品“數字化視角下非遺藝術的創新應用”榮獲文科組二等獎。

方楠楠,我校人文學院設計系2020級藝術設計專業碩士研究生,現任學生團總支部書記、班級學習委員。成績績點3.98,專業排名第一;在校期間共發表核心期刊1篇、普刊4篇;參與西安市社會科學規劃基金項目;主持研究生創新與實踐能力培養校級項目;參與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省級項目2項;承擔校級規劃材料《包裝設計》的版面設計;協助導師參與多項省級教改、校級教改及課程建設項目;擔任慕課《版式設計》線上課程助教,積極協助導師線上課程教學;在學科競賽中,榮獲臺灣國際平面設計大賽新秀獎、亞洲青年動漫大賽三等獎、大學生青春設計“大都薈杯”大賽省級一等獎、大學生文創·動漫嘉年華文化創新創意大賽省級一等獎、中國大學生廣告藝術節學院獎春季賽國家級金獎、SKETCH原創手繪稿設計大賽國家級金獎、校級本科畢業設計二等獎等國際級獎項2項、國家級獎項15項、省級獎項23項、校級獎項11項,共計51項,作品受邀展覽并收錄于出版物6次。科研成果獲陜西省第六屆研究生創新成果展文科組二等獎。

以賽促學,突破自我
回想這次比賽經歷,方楠楠記憶猶新,“參加這個比賽首先因為深受學校鼓勵,其次是因為自己對設計專業的熱愛,希望在參加比賽的同時能夠提高自己的專業素養和水平,最后在導師的鼓勵和推薦下,成功接觸到了這項比賽并取得了一些成績。”
在報名比賽之后,方楠楠自己通過查找資料、詢問導師等方式,先了解了比賽基本信息,包括時間節點、賽事流程、作品風格等,然后對歷屆獲獎作品進行研究分析,尋找可借鑒的地方,并且多方搜集設計相關資料,在這個過程中不斷地記錄自己的靈感和想法,為后期的創作做好準備。
在備賽過程中,她發現部分非遺藝術的書籍提到關于非遺藝術數字化傳播,這次偶然讓她對非遺文化傳播產生了濃厚的興趣,經過反復思考后,最終確立了將傳統非遺文化與現代科技相結合的設計主題。在主題確立后,她在設計網站上又了解了更多的非遺項目,并去參觀了陜西歷史博物館和西安市博物院,為后續的作品創作提供了更新鮮的創作靈感和創作理念。
“哪有什么一蹴而就,其實都是百煉成鋼。”
藝術創作的過程是孤獨的、艱辛的,看到現如今取得的好成績,回想起那一段時間每天都面對著高強度的學習和備賽,方楠楠表示是很艱難的。
她坦言,在備賽過程中也遇到過許多問題,如對于設計軟件的使用不夠熟練、設計中缺乏一些創新性等等。不斷地查找資料、找導師和同學們討論、設計方案被一次次地推翻……是挑戰,也是機遇。這次比賽讓她看到了自身的不足和需要提高的地方,也體會到了什么是“挑戰自我,突破自我”。
當方楠楠看到一件藝術作品就這樣一點一點呈現在她面前,她慶幸自己當初沒有輕易放棄。在這個過程中,她的能力也得到了提高,對軟件技能的使用越來越熟練;在查找資料時了解到很多關于藝術與科技相結合的知識,對非遺藝術文化有了更深的理解,同時實踐中增強了自己的毅力以及對工作的責任心,這便是以賽促學、以賽代訓來提高創新能力與實踐能力的生動詮釋。
正當其時,腳踏實地
從本科到研究生階段的每一次比賽中,方楠楠都吸收了珍貴經驗,這給她之后的成長經歷都打下了堅實的基礎,也讓她感受到集體的溫暖。在平時的學習和生活中,方楠楠會定期和同組的同學開展讀書分享會,在會上同學們暢所欲言,共同探討對一些問題的看法,也大膽地表達自己的想法,互相交流切磋。
“群體學習、團隊合作其實是一種很好的學習方式,充分實現1+1>2,我覺得這樣能夠讓我進步得更快。”方楠楠感觸地說道。
另外,藝術創作是經常會面臨瓶頸期的,經常會有沒有頭緒、沒有思路的時候,在這樣的情況下,方楠楠并不是一味地埋頭苦思,而是選擇走進生活、接近自然,從身邊的人和事中去發掘靈感。

部分作品展示
因此,關于備賽和參賽,方楠楠有自己獨到的經驗:一定要找準自己的方向。一是在參加設計比賽之前一定要提前做好充分的準備,進行項目設計時,仔細琢磨每個賽題,對所選主題有一定的了解和認識;二是要提高自己的創新意識,可以借助一些專門的輔助工具,如思維導圖等;三是要樹立團隊協作意識,在團隊協作的過程中保持強烈的集體榮譽感和責任心;四是在面對新知識、新領域時,保持一個空杯的心態,虛懷若谷,為自己開辟自我提升之路;五是在創作的瓶頸期,依然要保持良好的心態,擁有一顆樂觀向上的心,才能把自己所面臨的困難看成是機遇,從而抓住它并解決它。
以夢為馬,全面發展
即便是獲得榮譽,方楠楠也并沒有因此自感驕傲,“不管曾經取得怎樣的成績,都只代表著過去,此次獲獎將成為我繼續努力下去的動力,讓我不斷地充實自己、完善自己,為以后的人生打下堅實的基礎。”

繁忙的學習壓力也沒有讓她停下熱愛生活的腳步,她的生活日常充盈而廣泛。利用課外時間,方楠楠培養了許多的興趣愛好,受專業的影響,方楠楠對設計圖鑒、傳統民俗、民族宗教的書十分感興趣:“最開始的時候我對這方面其實不是很感興趣,后來卻逐漸找到了樂趣,看書會讓我的心沉下來,在其中感受設計與民族文化的魅力,也對我的專業知識有很大的幫助,我很享受這樣的閱讀時光。”
除此之外,電影也是她的重要活動之一,各種題材的電影她都有所涉獵,在觀影的同時,也能悟出人生哲理,能夠引發思考,更好地反思自己,讓自己變得更好。努力提升自己各方面的水平,成為全能型人才,是方楠楠現下所追求的目標。
在研究生的求學道路上,方楠楠最感謝的是導師周鳴勇老師。從本科到研究生的每一個學習階段,周老師都給方楠楠帶來了很多的幫助,教會了她如何學習、如何做人、如何做事。在這次的比賽中,周老師也給予了方楠楠很多寶貴的建議和指導,為這份參賽項目錦上添花。因為有周老師的指導,使得她在這條道路上更加有勇氣、有信心走下去,未來她也想成為一名像周老師一樣和藹、善良、睿智、博學、有責任感的人民教師。
談及這個理想,方楠楠說:“教師是一項崇高而又神圣的職業,在教學中給學生帶去知識和快樂,是一件非常有成就感的事。我愿意將自己所學的專業知識傾囊相授,如果有幸能成為老師,希望我將來的學生也能認為遇到我這樣的老師是一件很幸運的事。”
鮮衣怒馬少年時,不負韶華行且知。西石大學子們遵循著“好學力行,自強不息”的校訓,披星戴月地奔赴向前。期待更多的西石大學子奮力譜寫青春最亮麗的詩篇。
來源:西安石油大學官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