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沒有一張完整的臉,但樂觀自強,最愛唱歌,她“不在乎別人怎么看 ,也從來不害怕生活中有多少苦難”
最近她被授予“中國大學生自強之星”
什么樣的人才可以稱得上“美麗”?或許每個人的心中都有不同的答案。在西安石油大學人文學院也有一位“感動校園最美女生”,她叫張婉惜,1歲時因意外燒傷面部毀容,憑著毅力從大山深處考入高等學府,前不久還榮獲了全國大學生自強之星稱號。這位23歲的姑娘雖沒有一張完整的臉龐,卻有著一顆頑強的心,她讓人們懂得了,美麗并不僅僅等于美貌。
一場意外
1歲時小臉被燒得面目全非
張婉惜來自陜西省商洛市一個貧瘠的小山村,有一個哥哥和一個姐姐。1990年,婉惜的出生給這個家庭帶來新的希望,也讓爸爸媽媽漸漸從大女兒左眼失明的陰影中走了出來。然而當她1歲2個月大時,卻因一場意外瞬時奪走了這個家所有的快樂。剛學會走路的小婉惜不慎掉入家中的火炕當中,小臉被燒得面目全非,在鎮上醫院救治兩天后,醫生無奈地告訴父母“帶著孩子回家吧”。不肯屈于命運的父母堅持挽救這個小生命,就這樣,在母親的悉心照顧下當時已經奄奄一息的她竟然奇跡般地活了下來,雖然脫離了生命危險,但是燒毀的面容再也難以恢復。
一個是左眼失明的姐姐,一個是面部燒傷的妹妹,兩個人既是親姐妹,也是生活中彼此唯一的朋友,在父母的呵護下漸漸長大。可直到踏進小學校門那一刻,張婉惜才發現,外面的世界并不是想象中那樣平和。在學校里,姐妹倆因為身體殘疾,經常遭到小同學的戲弄。去外地找學校時,很多學校擔心其他學生受到影響,將她拒之門外,童年的張婉惜也因此輟學回家。三年級輟學后,她隨家人搬進了深山林場,與姐姐一起開始了漫長的放羊生活,天天往返于幾十里山路之間。“我家里條件不好,養大了羊好賣錢,給上高中的哥哥交學費。”張婉惜說,那時因為沒有朋友,山里的小動物和羊群,就成為姐妹倆童年最好的玩伴。
山外求學
努力學習內心卻孤獨失落
在林場當護林員的父親,為了不讓孩子錯失受教育的機會,他用收破爛收來的兩麻袋書帶回家,又親手打造了一個木頭書柜。認不得多少字的姐妹倆把這些書看了一遍又一遍,父母沒事就教姐妹倆讀書識字。白天放羊的閑暇時刻,張婉惜也會抓緊時間拿出隨身帶的書和筆學習或者畫畫,放羊的生活使她親近了自然,忘卻了心靈的傷痛。想著父親說過的話,唱著母親唱過的歌,看著書本中的世界,姐妹倆也開始在心中描繪自己的未來。放羊的日子磨練了張婉惜的的意志,更使她重燃起了用知識改變命運的渴望,萌生了繼續求學的念頭。
2002年,鎮上小學接納了她,讓她從三年級重新讀。第一學期期中考試,她的成績并不出色,但期末就考到了全鎮第一名,并把第一名一路保持到初三畢業,考入縣城的高中。然而走在熱鬧的縣城街頭,她的容貌時常引來路人的驚聲尖叫,一次次讓她落荒而逃。當時,哥哥姐姐相繼考入大學,很長時間內都沒有人愿意與她交朋友,前所未有的孤獨與失落,讓她打起了退堂鼓。隨后的高一暑假,在社會愛心機構的幫助下,張婉惜進行了第一次植皮手術。
自強樂觀
大學生活賦予她奮斗的力量
“父母辛苦供我上學,還有好心人幫我做手術,我哪有理由自我放棄呢?”張婉惜發奮學習的努力終于換來了成果,2012年,她以582分的成績考入西安石油大學。考慮到她每晚都需要給皮膚換藥,學校特地給她安排了單間宿舍。張婉惜的自強與積極樂觀的生活態度感染了周圍的每一個人,也使她結交了許多好朋友。
同學李秀萍說,她就是佩服婉惜那股拼搏的勁兒,不管身處什么樣的環境,都能向著心中的目標奮斗。“婉惜是我們的‘班級好聲音’,唱《青藏高原》都是輕輕松松的,在文藝晚會上人氣可高了。”聽到同學們向記者這么夸自己,張婉惜有些不好意思,她認為,正是大山里的生活給了她真誠的心靈和純凈的嗓音。
前不久,張婉惜被共青團中央、全國學聯授予“中國大學生自強之星”稱號,在學校里也成了知名人物。大學生活賦予她知識的同時,也給了她前所未有的自信。面對陌生人異樣的目光,她也不再是當年那個怯懦的小女生了。她說:“讀的書多了,我漸漸明白了老天為你關上一扇門的同時也會為你打開一扇窗。雖然我是一個殘疾人,但是我有一顆健康的心靈。我不在乎別人怎么看我,我也從來不害怕生活中有多少苦難,我只是向著自己的夢想不斷努力奮斗,希望收獲一個美好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