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十八大以來,西安石油大學宣傳思想文化戰線緊扣時代脈搏,立足學校實際,始終堅持“高舉旗幟、引領導向,圍繞中心、服務大局”,緊緊圍繞學校內涵發展和“四個一流”建設,進一步凝聚“西油力量”,展示“西油形象”,發出“西油好聲音”,推動宣傳思想文化工作邁上新臺階,不斷書寫新精彩。
四年來,西安石油大學宣傳思想工作全面開花、捷報頻傳,亮點閃耀、催人奮進。學校多次榮獲陜西省教育系統宣傳思想和精神文明建設工作先進集體,連續兩年榮獲全省高校校園文化建設優秀成果一等獎;先后斬獲中國高校電視獎11項、中國高校影視學會“學院獎”1項、陜西新聞獎4項、中國高校校報好新聞獎8項、中國石油記協新聞獎13項、陜西高校校報好新聞獎80項;以“兩滴油”為代表的新媒體建設成效顯著,數次闖進全國高校微信公眾號前六強。榮獲2015年度陜西省宣傳思想文化工作創新獎一等獎,是全省教育系統僅有的獲獎高校。
注重理論武裝 強化思想引領
理論是實踐的先導,沒有科學的理論武裝,就沒有正確的輿論導向,就沒有思想教育和弘揚主旋律的明確方向。西安石油大學始終將加強理論武裝、強化思想引領作為宣傳思想工作的首要任務,保持宣傳思想工作姓“馬”姓“共”的本色,做到心中有黨、頭腦有弦、做事在點,當好科學理論的傳道者、意識形態工作的守護者和引領者。
抓好國家領導人系列重要講話精神的學習。以學校和院系兩級黨委中心組學習為載體,狠抓處級以上領導干部的理論學習,及時組織學習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會精神,堅定理想信念,注重用國家領導人重要講話精神武裝頭腦、指導實踐、推動工作,將國家領導人治國理政新思想、新理念、新戰略學習貫徹融入到學校各項中心工作。每年初,學校按照每月一次的頻率統籌安排全年的政治理論學習,突出問題導向,做到干中學、學中干,學以致用、用以促學、學用相長,著力發揮好黨委中心組的引領作用和中層干部的示范作用,扎實推進學校深化綜合改革。制定印發《西安石油大學教職工政治理論學習制度》,進一步規范和加強全校教職工的政治理論學習,堅持不懈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武裝教職工頭腦,不斷提高教職工思想政治素質。
著力做好青年教師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青年教師作為學校教學科研的中堅力量,青年教師群體的思想政治工作備受學校高度重視。2014年3月,學校制定出臺《加強和改進青年教師思想政治工作的實施意見》,把加強青年教師思想政治工作擺到更加突出的位置,通過政治上主動引導、專業上著力培養、生活上熱情關心,進一步促進廣大青年教師堅定理想信念、練就過硬本領、勇于創新創造、矢志艱苦奮斗、錘煉高尚品格,全面提高思想政治素質和業務能力。從當年暑期開始,學校連續三年組織青年教師和干部參加井岡山社會實踐活動,180余名青年干部和教師接受了較為系統的井岡山精神專題教育,對于提高個人思想政治覺悟,推進學校工作具有積極作用。
積極營造全校政治理論學習的濃厚氛圍。2014年以來,學校創辦《理論視點》刊物,堅持每月出刊一期,輯錄文章涵蓋政治理論、高等教育、能源科技、國際關系、讀書學習、統一戰線等各個方面,成為各級理論中心組、各二級單位負責人、各民主黨派負責人的重要理論學習資料。每年都會購買數十種理論書籍,刻錄上千份學習光盤,免費發放給院系級黨組織,積極營造理論學習的良好氛圍。
推進媒體融合 壯大主流輿論
2014年8月18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第四次會議審議通過了《關于推動傳統媒體和新興媒體融合發展的指導意見》,媒體融合由此發展上升為國家戰略層面,開啟了名副其實的“媒體融合新紀元”。西安石油大學迅速響應中央號召,積極探索“宣傳+”與“互聯網+”的契合點,主動應對媒體格局的新變化、新挑戰,通過構筑“新聞廚房”宣傳平臺,深度整合數種傳統媒體等資源,推動傳統媒體與新媒體的互聯、互通、互享,實現集校報、電視臺、廣播臺、官方新聞手機客戶端、官方微信等新媒體為一體的多元化生產體系。
2015年5月8日,學校官方微信和手機客戶端開通上線。雖起步較晚,但發展迅速。截至目前,累計閱讀量達70萬,數次闖進全國高校前十,2016年1月18日,闖進全國高校六強;10月10日,榮登全國高校官方微信首位。60余期節目先后被中國教育電視臺、陜西傳媒網、陜西省教育部門門戶網站或官方微博采用。2015年10月9日,《陜西日報》以半個版面專題推介西安石油大學新媒體建設工作經驗,收到了良好的社會反響。
學校宣傳思想工作始終堅守弘揚主旋律、傳播正能量為使命,圍繞線上線下兩個輿論場,重點講好“校園好故事”,傳播“西油好聲音”,不斷壯大主流思想輿論。在做好報道的權威性前提下,通過運用簡潔明了的敘述風格、親民化接地氣的報道方式,致力于報道師生員工的典型人物和先進事跡,深受廣大師生校友好評。2013年第15期《西安石油大學報》刊發《堅強女孩的美麗新生》,對幼年時不幸遭遇意外但依然積極樂觀、自強不息的人文學院學生張惋惜同學的事跡進行了報道。通訊刊發后,先后被陜西省教育部門網站、西部網、騰訊·大秦網等轉載。2015年7月6日,學校官微報道的“我校保安蘇紅軍勇斗兩名持刀歹徒,舍命救護獨行女孩”事跡,在社會上引起了較大反響,新華網、人民網、光明網、鳳凰網、新浪網、網易、搜狐網、《中國日報》中文網、環球網等全國上百家主流媒體刊登或轉發了相關報道。
凝聚人心力量 引導同向同行
2013年8月19日,國家領導人在全國宣傳思想工作會議上強調,“宣傳思想工作一定要把圍繞中心、服務大局作為基本職責。”西安石油大學宣傳思想戰線圍繞學校學科建設、人才培養、教學科研、綜合改革等中心工作,堅持團結穩定鼓勁、正面宣傳為主,積極報道學校的新成就,團結師生校友,鼓舞民心士氣,深入宣傳學校的推進內涵發展的新舉措、新辦法,激發廣大師生投身學校綜合改革的巨大熱情,進一步增強廣大師生校友的歸屬感、認同感和榮譽感,不斷凝聚人心、凝聚共識、凝聚力量,積極引導他們與學校同心同德、同頻共振、同向同行,為實現學校各項事業發展目標提供思想保證、理論支持和精神動力。
近年來,學校新聞工作者積極深入到廣大師生中去,深入實驗室、學生公寓,轉作風改文風,俯下身、沉下心,進一步加大了對一線教師和基層院系的宣傳力度,設身處地去感知報道對象的苦與樂,與報道對象同悲同喜,同甘共苦,用心體味其平凡普通中的艱辛與困惑,當好廣大師生的知心人、貼心人、暖心人,推出了一系列接地氣、冒熱氣、有人氣的新聞報道。
學校官微先后策劃推出雙聘教授陳忠實先生、極潮老院士趙鵬大教授、抗戰老戰士張士英、校園創業達人郭云龍、也門留學生阿曼、促進中馬貿易發展的西油人譚天良等人物報道和《西石大版〈南山南〉,把西石大唱給你聽》《西石大姑娘》等一批有情懷有格調有新意的專題報道,在校內外引起了較大關注。
《西安石油大學報》新設“身邊人身邊事”“法律校園行”“校園視點”“我的大課堂”“學生心中的好老師”“就業之窗”“合作空間站”等欄目,先后策劃推出《有一份牽掛叫母校 有一種離別叫出發》《回眸:我的青春我的路》等系列稿件。2014年開始,連續兩年刊登師生員工的新春寄語,內容和形式更接地氣,可讀性進一步增強。圍繞廣大教職工普遍關注的采暖改造工程、學校醫療制度改革、教職工住宅樓建設等民生工程,及時推出電視專題片,鼓舞人心、凝聚力量。
堅持正確導向 嚴格陣地管理
做好高校宣傳思想工作,加強高校意識形態陣地建設,是一項戰略工程、固本工程、鑄魂工程。一直以來,西安石油大學嚴格管理校報、電視臺、廣播臺等宣傳陣地,把政治方向擺在第一位,牢牢堅持黨性原則,牢牢堅持馬克思主義新聞觀,牢牢堅持正確輿論導向,牢牢堅持正面宣傳為主,進一步規范工作流程,明確宣傳要求,創新方法手段,著力提高新聞輿論的傳播力、引導力、影響力、公信力,牢牢掌握校園意識形態工作領導權和話語權。
2014年9月26日,學校專門制定《西安石油大學校內宣傳欄、宣傳標語管理規定》,對全校三校區宣傳欄實施規范管理,絕不讓校內媒體平臺出現雜音、噪音、邪音。進一步加強對哲學社會科學報告會、講座、論壇、研討會的歸口管理,嚴格報批手續,確保“批準在先,舉辦在后”,防止各種不良思潮的傳播。
針對近年來蓬勃興起的微博、微信等新媒體影響日益加大,學校出臺《西安石油大學校園新媒體平臺管理辦法》,堅持黨管媒體和“守土有責、守土負責、守土盡責”的原則,對校園新媒體平臺實施分級管理,嚴格遵循“誰主辦、誰負責,誰審批、誰監管”,建立責任體系、完善工作隊伍、落實發布審核機制、細化工作流程等。創新工作方法,正確引導網絡輿論,以高度的責任感、使命感搶占宣傳思想工作的制高點和主動權,使網絡成為弘揚主旋律、開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陣地。 (李國武 趙喜軍)

鏈接地址http://paper.jyb.cn/zgjyb/html/2016-11/24/content_467254.htm?div=-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