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日報訊(記者 張瀟通訊員黃新宇)王香增1989年畢業于西安石油大學礦物機械專業。數十年來,他總是堅持在一線工作。他帶領延長石油科研團隊,加快課題研究和技術攻關,使延長石油的陸相頁巖氣勘探開發技術走在全國前列,成為全國第一個頁巖氣建產區和首個國家級頁巖氣示范區。
創新取得陸相頁巖氣勘探重大突破
延長油田地處鄂爾多斯盆地邊部,屬于傳統認識的貧油氣區。為此,王香增帶領科研團隊不畏艱難,主動出擊“勘探禁區”,經過持續攻關,創建了特低滲油藏“差異成儲、多期運聚、源導共控”成藏新理論。在該理論技術指導下,在被認為“資源極為貧瘠”的源外地區獲得重大突破,含油層系由5個擴展至15個,新增探明石油地質儲量17億噸。
王香增作為我國陸相頁巖氣的開拓者,提出并證實陸相湖盆具備頁巖氣成藏地質條件,勘探取得重大突破。在北美頁巖氣開發熱潮的影響下,王香增敏銳地認識到頁巖氣可能成為我國石油天然氣產業的后備資源。
我國含油氣盆地以陸相湖盆為主,業界普遍認為海相地質條件下才有頁巖氣。但是,和油氣勘探開發打了20多年交道的王香增卻認為,陸相地質條件下也可能有頁巖氣。為了探明陸相頁巖是否具備頁巖氣的成藏條件、海相頁巖氣的技術方法是否適用陸相頁巖氣這一世界難題,他帶隊立足鄂爾多斯盆地,提出“陸相湖盆具備頁巖氣成藏地質條件”的新認識,并打成國內第一口陸相頁巖氣井——柳評177井,取得了陸相頁巖氣勘探的重大突破。探明頁巖氣地質儲量686億立方米,被列為陜西省能源工業2011年十大亮點之一,延長石油集團被確定為我國首批40個礦產資源綜合利用示范基地之一和首個國家級陸相頁巖氣示范區。
工匠精神令人贊賞
“通過我們的科技進步,通過關鍵技術的攻克,提高勘探的成功率,發現更多的儲量;提高采收率,提高單井產量。延長石油將對調整能源結構特別是陜西省經濟社會發展,作出更大的貢獻。”王香增說。
在王香增看來,工作不僅僅是一種職業、一種選擇,更是一種精神、一種信念。
正是這種執著的工匠精神,讓他從獨行者的努力走向與志同道合者的協作。他的同事都贊賞他嚴謹求真的科學態度,多年來他堅持工作在油田研發第一線。作為我國油氣田開發領域的知名專家,他希望能夠繼續探索,為我省的經濟發展增加新的助力。
鏈接地址:http://epaper.xiancn.com/newxarb/html/2017-01/17/content_260671.htm?div=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