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見詹立貴,他已不復當年那個拘謹?shù)纳倌辍K蟠蠓椒降嘏c我們交流,一臉平和。即便交流不暢,他也會真誠地看著你,一不小心理解錯誤,他還會不好意思地笑起來。
01
隨著考研的帷幕落下,詹立貴成功考上華南理工大學的消息不脛而走,這讓每一位關心他了解他的人都無比欣慰和感動。是的,從甫一入校,詹立貴就是大家心中的榜樣。他身殘志堅,榮獲2016年度“中國大學生自強之星”提名獎,并獲得“中國大學生新東方自強獎學金”。
因為幼時不幸的遭遇,他失去了聽力,即使現(xiàn)在戴著人工耳蝸,與人的正常交流也比較困難。饒是如此,他依然出色地完成了學習任務,并不斷豐富自己的業(yè)余生活。
他喜歡打乒乓球、旅游、看書;他創(chuàng)辦了我校第一個手語協(xié)會,積極普及手語的知識和技能;他熱衷于參加各項公益活動,參加過殘疾人文藝晚會的后勤服務、陪聽障朋友一起游園以及為殘疾人士義診等一系列有意義的活動,為自己也為同伴帶來了歡樂與笑容。在這些豐富多彩的活動中,他逐漸證明了自己的價值,也找到了自己生活的意義所在。
大多數(shù)的時候,他都是默默不語,獨來獨往的。但在班級的QQ和微信群里,卻是比較活躍的,偶爾還有點小幽默。他的存在是一種月光擁抱大地的溫柔,既不疏離又不太熱烈,而是剛剛好。
02
2019年2月15日,考研初試成績公布,詹立貴初試成績達400分,是機械工程學院的最高分,這令眾人既感到意外又覺得理所當然。
“他是個勤奮好學的學生,永遠坐在第一排。下課后,總能看見他積極地向老師請教各種問題。”
“他是我們班有名的學霸,數(shù)學很有天賦。我敬佩他!”
“他是讓我心服口服的人,每每看到他,我都深受鼓舞。”
“我們當然覺得他很厲害,但是沒有想到他會取得這樣的好成績,他是我們學習的榜樣。”
他人看到的往往是成功的表面光鮮,過程中的汗水只有自己知道。認識詹立貴的人都知道,即便是戴著人工耳蝸,他的聽力與正常人相比還是有很大的差距。所以,從小到大,他基本都是靠自學完成學業(yè)的。
艱難的求學路,每一步都滴著血淚。
因為聽不見,詹立貴很晚才開始上學。為了融入同齡人中,他學會看口型,讀唇語,打手語,可是仍然遭到排斥和拒絕,學習成績也總是吊車尾。
那個時候,年幼的他,身上隱藏著常人難以想象的辛酸,他變得消沉和落寞。
直到初一那年,為了改變自己的命運,為了不辜負父母的期望,承擔自己應有的責任,詹立貴決心要用自己的知識和能力讓父母過上好日子。他要努力學習,刻苦學習,勤奮學習。
當同學們在玩耍的時候,他默默地坐在教室里看書,不懂的時候,就鼓起勇氣去向老師請教。盡管他口齒不清,但老師會耐心地聽他把問題一字一字說清楚,然后再用他能接受的方式給他講懂為止。
就這樣,到了初二下半學期,他的成績排名全年級第五名。初中三年,他先后獲得學習進步生、學習標兵、優(yōu)秀學生等榮譽稱號。中考發(fā)榜,他被縣里一所重點中學錄取。班主任老師給他贈言寫道:“天道酬勤”。這四個字向他的心靈注入強大的能量,鼓勵著他要一直勇敢前行,攻堅克難。
高中的他憑借自己的努力,不分晝夜的苦讀,他完全依靠自學趕上了老師的教學進度。高三的時候,他還踴躍參加各科競賽,獲得生物競賽二等獎和物理競賽三等獎。夜以繼日的努力,克服了常人所不能想象的困難,他參加了高考,終于順利地進入了大學。
進入大學后,他也絲毫不敢放松。一天的大多數(shù)光陰,他都在教室和圖書館里度過。他自學Office辦公軟件和Photoshop軟件,并通過全國計算機二級考試。他先后獲得軍訓優(yōu)秀學員、學業(yè)優(yōu)秀學生、優(yōu)秀共青團員、三好學生的榮譽稱號,年年拿到品學兼優(yōu)獎學金和國家勵志獎學金。此外,他還積極向黨組織靠攏,先后參加了初級及中級青馬班的學習,提高自己的思想政治素質。
03
在問及大學生活有什么難忘的經歷,他毫不猶豫地提到了2018年陜西省“爭先杯”第二屆大學生結構設計競賽。
那是2018年6月22日,詹立貴和他的隊友代表學校參加了西安交通大學舉辦的陜西省結構設計大賽。因為在之前的校級比賽中,詹立貴表現(xiàn)非常突出。當大多數(shù)人都選用圓柱形的結構來沉重時,只有他選用方形的結構設計,大膽靈活的設計令人耳目一新,他獲得了一等獎。
而這次要代表學校參賽,詹立貴和隊友們要和省內18所高校的優(yōu)秀學子同臺競技“承受多荷載工況的大跨度空間結構模型設計與制作”。他和隊員們花費了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制作出了兩個竹質模型,本來在實驗中75kg的承重都成功了,未曾料想會在比賽現(xiàn)場72kg承重的時候反而出現(xiàn)了意外,最終他們只獲得了優(yōu)秀獎。
雖然成績不理想,但經過此次的比賽,詹立貴意識到了團隊合作的重要性。不管是碰到困難和還是慘遭失敗,他和隊友都始終密切配合,不離不棄,一致向前。
回首那段緊張而又忙碌的日子,詹立貴心懷感激,“其實是因為我臨時改了模型的長度導致實際加載失敗了,我的隊友們不僅沒有怪我,反而來安慰我,要我好好準備考研,這讓我非常感動。”同甘共苦的友誼,讓詹立貴在生活的漩渦中,感受到了大學生活的繽紛和活力。
04
聽力對于一個人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所以聽力上的障礙不僅影響詹立貴目前的學習和生活,也直接決定他未來的職業(yè)發(fā)展。
“未來的路,要怎么走?”這是經常縈繞在詹立貴腦海的問題。不逃避,也不回避,他清楚自己的條件沒有優(yōu)勢,可是他還是想著要做出一些成績來證明自己,來報答父母,來回報關心他的人。
他詢問親朋好友的意見,也到網(wǎng)絡上去查詢相關實例,經過好長時間的反復選擇,直到大三下學期才下定決心要考華南理工大學的建筑與土木工程專業(yè)。不僅因為這所大學所具有的金字招牌,還因為這所大學離大海很近,而他很喜歡看海。
在考研期間,他每個月會做一個詳細的計劃表,根據(jù)自己的復習情況做調整。他不強求自己早起晚睡,他的作息很規(guī)律,每天6:30起床,吃完早飯就開始投入一天的學習,晚上11點左右就熄燈睡覺。偶爾也會跑跑步,偶爾也會玩玩手機,大多數(shù)的時候他都在圖書館奮斗不歇。
在很多人的想象中,詹立貴自律而堅強,考研一定是輕易而舉的事情。但他坦言,其實他也并非一帆風順水到渠成的。
“考研的前一個月,我特別慌亂,特別焦慮,覺得好多都沒準備好。我每天在B樓頂層樓道瘋狂地背英語背政治。”詹立貴以調侃的口吻回憶著那段難忘的經歷,“有時候也會痛苦地背不下去,就干脆坐在樓道臺階上,玩玩手機,和朋友一起吐槽考研。”
反復的熟讀、理解、聯(lián)想記憶、背誦,詹立貴咬牙堅持著,正是在這樣的磨煉中,他的復習有了長足的進步。“學不下去的時候,心里會有一種聲音在呼喊著,你要考上華工。看看學習的筆記,想想自己考研的初心。再想想老師們,叔叔阿姨一路上的關心和幫助,咬咬牙,也就堅持下去了。”
苦心人,天不負,初試成績給予他滿意的回報。
初戰(zhàn)告捷讓詹立貴對自己的考研夢有了更強的信心,但他對復試還是心懷忐忑。“導師會要我嗎?”他不擔心復試中的考試,他只擔心自己不被接納。在華南理工大學參加復試時,他有些緊張,雖然出的試題是他熟悉的受力分析類型,但導師提問時他聽了幾遍才聽明白。導師直言不諱地告訴他,他不適合這個科研方向,因為聽力不好的在實驗中相當危險。
他有些難過,但還是做好了被拒絕的思想準備。好在另一位導師——谷任國教授,在翻看了他的簡歷和獲獎證書,詳細詢問了他的經歷和學習情況后,表示愿意接受他。終于,有志者,事竟成,詹立貴實現(xiàn)了自己的諾言,圓了自己的夢想。
沒有人能隨隨便便成功,“研路不易走,切莫言放棄。方法千萬種,堅持是第一。”這是他對過去彎路的總結,也是對學弟學妹們的真誠建議。
05
詹立貴的微信名稱叫“安然”,他說是安然自若的意思。他經常自勉:“既來之,則安之,努力做好自己。”
因為聽力的缺陷,他從小就被迫接受孤獨的事實。他說,“面對自己無法像其他人一樣能聽老師講課,講故事,不能同正常的同齡人一樣談笑風生的殘酷現(xiàn)實。我知道抱怨和消沉是解決不了任何問題的。但只要換一種心態(tài)去看待現(xiàn)實,你會發(fā)現(xiàn)生活還是很美好的。”
在考研期間,詹立貴偶然遇到了一位與他經歷相似的研友。或許是因為兩人的志趣相投,又或許是因為同為考研奮斗者,他們惺惺相惜成了知己。每天交流吐槽,互相分享考題,兩顆曾因為孤獨而干涸的心靈,得到春風化雨般的滋潤,成為彼此最大的助力。“一個人奮戰(zhàn)是孤獨的,但是我不一樣,我有他陪伴,當然,我也陪伴他。”
面對自己的成長與蛻變,詹立貴說,很感謝大學這四年,讓他從一個內向不愛與人交流的人,轉變?yōu)闃酚谂c人溝通和交流的人。而這一路走來的每一個選擇和收獲,都離不開他所遇到的每一位老師、同學和朋友的幫助。他特別提到喬曉老師對他大學四年的照顧,劉振華老師為他耐心地講解,還有邵小康老師為他的復試寫的那封長長的推薦信。對于身邊的人對他的每一點幫助,他感受到的每一滴溫暖,他都心存感激,因為這些都是成就他陽光人生的支點。
去摘,遙不可及的星。去追,終會成真的夢。當?shù)弥獜驮囎罱K結果的那一刻,詹立貴的心情有些雀躍,他知道他將會投入更加精彩的生活,不斷探索并征服人生中的每一個挑戰(zhàn)。(通訊員 鄧勤勤)

鏈接地址:http://edu.ishaanxi.com/2019/0509/968660.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