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俄羅斯布里亞特共和國的Garmaeva Tatiana Innokentievna是西安石油大學外國語學院俄語系的外教。在西安石油大學近兩年的時間里,她悉心教導了一批又一批優秀學生,受到大家的認可和喜愛,大家都親切地稱她“達妮雅”老師。
精彩紛呈的純俄語課堂
年輕的達妮雅長發披肩,妝容精致,舉手投足間都散發著獨特的魅力。在外國語學院,她給俄語系3個年級的學生教授視聽說和口語兩門課程。第一次上她的課時,“知性、優雅、漂亮”是學生們對她的第一印象,但當她全程用俄語上課的時候,學生們就完全傻了眼。
大多數俄語外教在第一次給學生們上課時,都會用中文或者英文進行教學,而達妮雅老師在課堂上卻全程用俄語教學,每一堂課都讓人仿佛置身俄羅斯。學生們暗暗猜測:莫非這位外教不會中文?其實不然!達妮雅前前后后在中國生活了六年,熟練掌握俄語、蒙古語、漢語,獲得俄羅斯聯邦外貝加爾斯克國立大學和中國內蒙古師范大學的博士學位,后者的博士論文是用漢語表達中俄之間的“宇宙主義”,其研究領域涉及宗教、歷史、哲學等。早在2013年時,她就用漢語出版《人類環境的哲學思考:俄羅斯宇宙主義的歷史貢獻》一書。
對此,達妮雅是這樣解釋的:“我就是要用正確標準的俄語為中國學生創造俄語情境,讓每一個學生在每一堂課都有深刻的俄語語境體驗。”
課堂上的達妮雅像學生們的引路人,她巧妙設計每一個對話情節,耐心糾正學生的發音,解釋每一個俄語新詞,教學生怎樣正確地表達。面對學生的錯誤,她耐心負責,嚴肅認真,偶爾會開開玩笑,加深學生們對詞匯的理解。
為了更好地輔導學生,她經常留在教師休息室批改學生作業,為學生答疑解惑。直到改完所有的作業,她才安心地乘坐校車離去。
熱愛,就用一生來學習
達妮雅出生于俄羅斯布里亞特共和國烏蘭烏德市,是少數民族索約特卡族人。她自小受家庭的影響喜愛中國的歷史文化。大學畢業后,她游歷過中國很多地方,例如北京、上海、西安、天津、內蒙古、西藏、大同、蘭州、滿洲里、哈爾濱、海拉爾、長春、吉林等城市,體驗中國各地不同的風情。
達妮雅酷愛中國的歷史文化,最喜歡的歷史人物是孔子,最喜歡的書籍是《紅樓夢》。談到這兒時,達妮雅的眼睛是明亮的,她興奮地說最喜歡秦朝,每個朝代都有每個朝代的特色,而秦朝大一統的政治經濟文化最富特色。
因為由衷的喜歡,她去過五次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每一次去都如同第一次一般,宏偉的兵馬俑帶給她無盡的震撼。她說她無法想象在那個時代的中國人是怎樣創造出如此壯觀的景象的。她贊嘆中華民族是充滿智慧的民族,值得大家欽佩。
達妮雅常教育學生:“如果要選擇學習一門外語,就得先要去愛這門語言對應的文化。”她自己就是最好的寫照,她熱愛中國大好的河川,熱愛中國豐富的生活,熱愛中國燦爛的文化,孜孜不倦地學習著博大精深的漢語。
對于每一個外國人來說,學習漢語難,而要做到精通漢語更是難上加難,這需要極強的意志力和信心。經過多年的努力學習,達妮雅在漢語上的造詣頗高,但她認為學習漢語并不是能在一段時間里就能完全掌握的,所以達妮雅很肯定地說:“我覺得我需要用一生來學習漢語。”在和學生的接觸中,她潛移默化地把這種學習精神又傳遞給了自己的學生。
教育的真諦是傳承
人生中好像總會有那么一個人影響你的人生,讓你確定自己的人生方向。當然,在達妮雅的人生中也有這樣的人。
當問及為什么會成為一名老師的時候,她說,在中學時有一位知識淵博并循循善誘的好老師讓她心生敬仰。她想成為像老師那樣的人,她也想有朝一日能夠站在講臺上為孩子們帶去知識和美好,雖然那時候的她并不知道自己要教什么。
2007年,當她從俄羅斯聯邦外貝加爾斯克國立大學博士畢業的時候,她已經具備教師的資格了。但因為對中國的強烈向往,她選擇只身來到了中國內蒙古呼和浩特內蒙古師范大學學習。在這里,她研究中國科學技術史,了解了更多關于中國的歷史文化,也更加喜愛這個文明古國了。
2012年,在內蒙古師范大學博士畢業之后,達妮雅回到了故鄉,在布里亞特大學給俄羅斯學生教授漢語,并擔任布里亞特大學文化人類學研究學院院長。她的課題是研究俄羅斯、蒙古、中國大學生的生活差異,因為這個研究她決定再一次來到中國,了解中國大學生。
2017年,受外國語學院于艷英院長的邀請,達妮雅來到西石大擔任俄語教師。在西石大生活兩年,達妮雅表示很開心,因為她和同事們、學生們相處愉快,她夸贊西石大的同事們非常善良聰慧,學生們非常可愛學習也很努力。
隨著中俄兩國的國際關系日益融洽,達妮雅自然而然產生出促進中俄文化交流的使命感。她愛中國,愛西石大,她同樣也希望西石大師生能愛俄羅斯。她說:“作為教師,我不僅有給學生們教好俄語的責任,也有給學生們介紹俄羅斯文化和歷史傳統的義務。能讓大家通過我更了解俄羅斯,我深感榮幸!”

鏈接地址:http://jyt.shaanxi.gov.cn/jynews/gdxx/201910/29/941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