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防控是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更是一堂鮮活生動的思政大課。自2月24日全面開展線上教學以來,西安石油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緊緊抓住高校思政工作的切入點,充分利用戰疫素材,通過思政課向廣大學生說真事、動真情、講真理,使在線課堂有聲有色、有滋有味。
黨綏梅:以情曉理,以理激情
黨綏梅老師從事思政課教學已三十多年,在工作中善于運用“情理交融”的教學方法。她說:“思政課不僅要解決‘知’與‘不知’的問題,更重要的是解決‘信’與‘不信’的問題。一節好的思想政治課,不僅是充分的說理課,更是情感充沛的交流課。”
疫情發生以來,黨老師廣泛搜集素材,將抗擊疫情的感人故事融入到思政課教學中,凸顯思政課的政治引領和價值引領作用。她首先從“情”入手,描述醫護人員、科學家、民警、社區工作人員、志愿者等帶給我們的溫暖和感動:“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嚴峻形勢下,數以萬計的中華兒女朝著荊楚大地飛奔而來,包括我們西安石油大學醫院的宋彥霞護士,也作為陜西第四批援助湖北醫療隊隊員緊急出征。他們奮戰的時候,都成為了與時間賽跑的超能戰士:有的8小時不吃不喝,汗水濕透衣背;有的因通宵做26個CT而力不從心,靠在墻角睡著;有90后護士30天搬了900個氧氣罐;新型冠狀病毒試劑盒的研發者,最長時曾經40個小時沒合眼。厚重的防護服,包裹的是他們越是艱險越向前的勇氣;錚錚誓言里,折射出的是他們頑強拼搏、無私奉獻的血性擔當。他們直面疫情肆虐的殘酷,有的被感染,有的以身殉職……”同學們聽得眼眶濕潤、心潮澎湃。
接著,黨老師又從“理”入手,分析抗疫戰士義無反顧、沖鋒在前的信念力量:“‘強風知勁草,國難顯忠良’。作為醫護人員,當疫情來勢洶洶的時候,他們勇敢地做逆行者,用信仰守護生命之光;作為軍人,疫情就是命令,赴湯蹈火迎難而上,用熱血和忠誠換來人民群眾的吉祥安康;作為建筑工人,短短的十天時間,火神山、雷神山醫院建成,他們以新時代的鐵人精神,續寫著工人的力量!他們是共產黨員,到一線崗位去,到最危險最艱苦的地方去,挺身而出,勇挑重擔,讓誓言在踐行中閃光。他們就是我們這個時代的英雄!在這個屬于奮斗者的新時代,只要執著堅守、奮力逐夢,每個人都可以成為時代的英雄!”
電氣1801班張欽霖同學在線上討論時說道:“我們大都是非典前后出生的,這是我們第一次面對全國性重大公共衛生事件。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無數同胞逆行而上、沖鋒在防疫第一線,這場疫情對我們每個人都是一場教育,我們真正理解了愛國才是我們諸多責任之中最重要的責任擔當。”
劉輝:循循善誘,因勢利導
劉輝老師本學期擔任《中國近現代史綱要》課程的教學工作。她在課堂上講到:“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1978年十一屆三中全會后的改革開放,這兩次歷史性巨變都是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實現的。而此次抗擊疫情,同樣是在黨中央的堅強領導下,在全國人民的大力支持下,經過艱苦卓絕的努力,全國疫情防控阻擊戰取得了重大戰略成果。”
一名同學說:“就是,這次抗擊疫情有三名功勛級的專家,他們是鐘南山、李蘭娟和張文宏!”
劉老師笑著說:“可你們知不知道,他們三個人都是共產黨員。中國共產黨人不論在任何時候都是英勇地站在最前線,革命年代如此,和平年代仍然如此。鐘南山院士以耄耋之年奮戰在一線,人民日報微博評價他‘有院士的專業、有戰士的勇猛、有國士的擔當,一路奔波不知疲倦,滿腔責任為國為民,的的確確令人肅然起敬’。而李蘭娟院士在武漢大學人民醫院東院奮戰了60天,傾力救治危重病人,她本人早已做好了被感染的準備。還有張文宏教授,直接說‘一線崗位全部換上黨員,共產黨員在宣誓的時候不是說了嗎,把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這次抗擊疫情的斗爭中,還有許許多多像他們這樣的共產黨人。”
同學們說:“一個個共產黨員奮戰在一線的事跡令人感動、令人欽佩,我們要努力學習,積極向黨組織靠攏。”
劉老師總結說:“同學們,大學生是祖國未來各條戰線的生力軍,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和接班人。大家要努力學習,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頭腦,堅持‘只有社會主義才能救中國,只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才能發展中國’的信念,增強本領,早日成才,以后為中國夢的實現發光發熱!”
張莉:擂響戰“疫”鼓,唱響愛國情
張莉老師本學期同樣擔任《中國近現代史綱要》課程的教學工作,她將中國夢、中國精神、抗擊疫情等內容融入到課堂講授之中。她講到:“中國夢源于列強入侵的時期,從一開始就有強烈的民族獨立、國家統一的訴求。那新中國成立七十多年了,如今中國夢的內涵有哪些?”
同學們紛紛說道:“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
張老師接著說:“中國夢根植于中華民族的血脈,是一種歷史的傳承與擔當,中國夢的實現從來就離不開以愛國主義為主體的中國精神的弘揚。當年如此,今天也如此。那么,在新型冠狀病毒襲擊全球的今天,中國抗擊疫情的成績有目共睹,大家想想原因有哪些呢?”
有的同學說是“黨中央總攬全局、協調各方”,有的同學說是“社會主義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制度優勢”,有的同學說是“醫護人員、警察、社區工作者等無私奉獻”,有的同學說是“全國人民尊重科學、配合隔離”等等。
張老師最后總結說:“抗擊疫情的成績是黨中央、各級政府、全國人民共同努力的結果,抗擊疫情的過程體現了新時代的中國精神,豐富了中華民族精神的圖譜。我們希望摘下口罩、身體健康,也是中國夢的一部分,這充分說明中國夢是國家的、民族的,也是每一個中國人的。中國夢需要一代代人來續寫,我們要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在前行道路上必然還會遇到各種各樣的風險考驗,但我們從來沒有被壓垮過,而是愈挫愈勇,不斷在磨難中成長、從磨難中奮起!”
特殊時期的線上教學,不僅是應對疫情防控的應急之策,更是思政課教學改革的重要契機。西安石油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副院長張海濤表示,學院將始終堅持立德樹人根本任務,鏈接社會大課堂與教學小課堂,推動傳統教學和網絡教學的深度融合,在講抗疫真事、抒抗疫真情、析抗疫真理的過程中,使愛國主義教育、國情教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更加入腦入心,充分彰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真理力量和重大意義。

鏈接地址:https://wap.peopleapp.com/article/rmh13163016/rmh13163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