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5日晚,新能源學院在崇文樓118報告廳舉辦新程大講堂第16講,特邀一等功戰地記者趙旭同志作“祖國在我心中”主題講座,講座由學院黨委書記廖敏主持,副院長張明、輔導員盧筱佳、以及240余名學生代表參加活動。
廖敏首先介紹了趙旭同志的英雄事跡:這位1965年出生于西安的老兵,1984年入伍后隨蘭州軍區第47集團軍赴前線作戰,其拍攝的珍貴影像被永久收藏于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博物館、歷史博物館和國家檔案館,中央電視臺、鳳凰電視臺稱趙旭同志為“中國近代戰爭史上拍攝第一人”。

當趙旭身披掛滿軍功章的戎裝登臺時,全場響起經久不息的掌聲。盡管嗓音因病痛而沙啞,這位59歲的老兵仍以挺拔軍姿展現軍人風采,“三個驚人的巧合”的軍旅傳奇瞬間抓住聽眾的心。趙旭的講述從對越自衛反擊戰的歷史經緯展開,他以珍貴的歷史資料與親身經歷,還原了1979年中越邊境作戰的戰略背景。回憶1986年“蘭劍-B行動”中,他作為戰地記者穿越雷區,記錄下祁振武犧牲前的沖鋒和顧金海"先救隊長"的壯烈瞬間。“哪怕犧牲也要留下鏡頭”的信念,以及未寄出的遺書中“忠孝兩難全”的話語,令全場動容。他特別展示了隨身攜帶的光榮彈,強調“高鐵大橋是戰士用生命鋪就的”。最后勉勵廣大學子:“苦才是人生,痛才是歷練。但只要我們心中裝著祖國,就永遠有戰勝困難的力量。”

講座的最后,趙旭和與會師生親切互動,同時向學院贈送“蘭劍-B行動”珍藏集郵冊,學生代表向趙旭獻花,表達對英雄最崇高的敬意。



廖敏在總結講話中指出,本次講座是一堂生動的愛國主義教育課,讓師生深刻理解了“祖國在我心中”的內涵。她感謝趙旭和軍人們的無私奉獻,勉勵同學們以英雄為榜樣,將愛國精神融入學習生活,爭做有理想,敢擔當,能吃苦,肯奮斗的新時代好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