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貫徹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全面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加強和改進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持續深化新時代高校民族團結進步教育,牢固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5月7日至11日,西安石油大學推薦十名各民族學生代表,由少數民族學生專職輔導員祖力皮亞帶隊,參與了由省委教育工委與省民宗委聯合組織的第十一期各族大學生延安教育實踐活動。
此次教育實踐活動,由5月7日下午的黃帝陵實地參觀拉開序幕。學生代表滿懷敬意地敬獻花籃,全體師生整齊列隊、莊重行禮,以最誠摯的方式表達對先祖軒轅黃帝的無限敬仰和深切緬懷之情。在后續的參觀過程中,同學們對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有了更為深刻的理解與感悟。
5月8日,在開班儀式中來自我校石油工程學院的維吾爾族中共黨員阿迪萊?庫爾班作為學生代表發言,她表示將珍惜此次研學機會,把愛黨愛國愛社會主義的信仰內化于心、外化于行,傳承紅色基因,在團結奮進中展現青春擔當。開班儀式結束后,中國延安干部學院特聘教授姚金果帶來了專題講座《中共中央在延安十三年》,引領同學們深入了解那段波瀾壯闊、充滿艱辛與輝煌的歷史。當天下午,同學們前往延安革命紀念館參觀,回顧革命先輩們的英勇事跡,深切感受到他們為革命事業所做出的巨大犧牲。當晚,全體師生齊聚東方紅大劇院,觀看紅秀《延安 - 延安》,通過沉浸式的體驗,真切領略到延安獨特的紅色魅力。
5月9日,延安干部學院程偉以《沿著總書記的足跡悟思想》為題開展專題講座,通過鮮活案例與深度解讀,引導學生深刻領會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思想的核心要義。在隨后的訪談式教學環節,我校學生有幸與一等功臣呼榮碧進行交流并合影留念,近距離聆聽英雄故事,從中汲取源源不斷的奮進力量。活動期間,別具匠心地開設 “南泥灣精神”實踐課堂,同學們走進田間地頭,親身參與農耕勞作,在辛勤的汗水揮灑中,切身體驗 “自力更生、艱苦奮斗” 的精神內涵。
5月10日上午,學生們踏入寶塔山革命紀念地,步入楊家嶺、棗園革命舊址,瞻仰毛澤東、朱德、周恩來、劉少奇等革命領袖的舊居。屋內陳設簡陋、布置質樸,艱苦歲月的痕跡如在眼前。參觀過程中,同學們深受觸動,紛紛表示要堅定理想信念,將延安精神傳承下去。此外,大家還聆聽了《白求恩與白求恩精神》專題講座。白求恩不遠萬里奔赴中國,無私奉獻、救死扶傷的事跡深深震撼著每一位同學,讓大家深受鼓舞。午后,師生一行走進延安文藝紀念館。在這座承載紅色文藝記憶的殿堂里,大家駐足凝視魯迅、丁玲等文學大家的珍貴手稿,瞻仰冼星海等音樂家的創作遺物,透過一件件帶有時代印記的展品,感受革命文藝的磅礴力量。隨后,延安干部學院楊文祥副教授帶來一堂精彩的專題授課,帶領師生深入探尋文藝背后的紅色精神密碼。晚上,同學們與延安大學學子齊聚一堂,共同開展聯誼活動。
5月11日,活動迎來結業儀式。我校來自電子工程學院的哈薩克族中共黨員迪娜爾?巴爾斯作為學生代表發言,她與現場各族師生分享了這五天來的學習心得與實踐體會,并表示作為新時代的少數民族大學生,要大力弘揚延安精神,傳承紅色基因,做新時代的新青年,做中華傳統文化的堅定繼承者。
此次教育實踐活動以 “理論 + 實景 + 體驗” 的多維學習模式,引導學生在行走中感悟思想偉力,在交流中厚植家國情懷。此次活動的成功舉辦,為我校今后繼續建設具有自身特色的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提供了寶貴的經驗借鑒。未來,學校將持續深化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與立德樹人融合,推進民族團結教育走深走實,引導學生強化 “五個認同”,助力各族學子團結成才,培育擔當民族復興重任的時代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