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8日下午,陜西省弘揚“西遷精神”暨科學道德和學風建設宣講報告會在陜西大會堂舉行。本次報告由中共陜西省委宣傳部、陜西省科學技術協會、陜西省教育廳、陜西科學院、陜西省社會科學院共同主辦,研究生院組織我校21名研究生師生代表,與導師代表、本科生代表等40人參加報告。

會議由陜西省學位委員秘書長袁寧主持,并提出了要求和希望,他呼吁與會師生要學習傳承“西遷精神”,不斷提高科研能力、創新能力、艱苦奮斗毅力。陜西省科協黨組書記、常務副主席孫科致辭,他指出:“青年的價值取向決定著國家的未來取向,我們應該按照習近平總書記對西遷精神的重要指示,弘揚西遷精神”。
報告會由三名教授作了專題宣講,西安交通大學胡奈賽教授作為西遷最早一批的代表,以《交通大學西遷:堅守愛國奮斗、傳承西遷精神》為題,從愛國、奮斗兩個兩面,結合切身經歷,講述了交通大學西遷的背景、成功的原因,降到了很多西遷老教授的故事,生動且感動。西安交通大學張磊教授,作了題為《承繼交大家國愿、勵志西遷新傳人》的報告,他說:“我們這一代人就是要繼承西遷老一輩的精神,為中華崛起而奮斗”,作為青年的一代,我們更應該擁有這種家國情懷,學習并繼承西遷精神。西北工業大學周洲教授作了《講述“西遷精神”,鼓舞下我們的故事》的報告,她曾任西北工業大學無人機所副總工程師、無人機特種技術國家級重點實驗室主任,主要介紹了西北工業大學的西遷史,以及在無人機技術方面的科技成果以及創新成果,最讓人感動的畫面是她們的團隊在艱難的條件和環境之下依然不限地奮斗著、拼搏著。
整場報告故事生動、耐人思考。西遷精神是一個時代的精神,但又不只是60多年前那個時代的精神。它有“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去”的堅毅,有“哪里有事業、哪里有愛、哪里就有家”的豪情,有“艱難困苦,玉汝于成”的風范,它是偉大的家國情懷,更古恒今,在民族精神的星空中熠熠生輝。

會議結束后,與會研究生紛紛表示收獲良多,正常報告既生動又深刻,值得學習,希望類似的報告能夠多有機會聆聽。其中錢紫涵同學表示:“作為馬克思主義學院的研究生,西遷精神、鐵人精神等老一輩人的革命精神更是我們應該學習的。”胡婭婭同學表示:“在這么隆重的場合下聆聽這么充滿正能量的報告會,對我有很大的激勵和鼓舞,“西遷精神”正是我們這一代人需要的一種精神,我們要很好的傳承并發揚下去,為實現偉大祖國“中國夢”而貢獻出自己青春和力量。